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2 .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愚昧”等不同类别。“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构建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对欧洲“文明”标准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推动落后地区的进步
B.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论色彩
C.实际上被西方国家通过国际法加以确认
D.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扩张的产物
3 . 1648年欧洲交战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荷兰、瑞士的独立国地位;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实施集体制裁的原则。这些约定的达成
A.消除了欧洲的战争隐患B.确立了欧洲大陆的均势
C.形成 “全体一致”的原则D.推动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4 .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B.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D.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5 . 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A.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020-11-10更新 | 708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而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使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民族国家B.进一步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C.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D.表明罗马教皇已不再有昔日权威
7 . 《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