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9月,杜鲁门政府发布两项公告,明确宣示了美国对邻接其海岸的大陆架的管辖权以及邻近美国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直接向传统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发起挑战。南美洲国家率先跟随美国的政策轨迹,此后欧洲国家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拓展海洋管辖权。

美英两国于1951年在华盛顿举行双边会谈,就范围广阔的国际海洋问题交换了看法。英国强调将致力于维护海洋航行自由原则和3海里领海规则。面对源于《杜鲁门公告》的诸多海洋争议,美国无法单独解决,不得不转而依托联合国这一多边平台。1955年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正式订立,联合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国际会议的成果实质性地增强了美国在渔业资源问题上的影响力,减轻了以渔业资源保护为由主张公海管辖权的诉求,从而间接提升美国在领海以及海洋管辖权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8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领海以及基于渔业目的的毗连区问题成为贯穿并影响会议进程的焦点,相关国家签署《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渔业及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大陆架公约》。

——摘编自舒建中李婷婷《美国与战后国际海洋制度的缘起(1945~195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海洋制度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国际海洋制度发展的影响。
2024-05-1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世纪起,欧洲不再将天主教与新教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的出发点,如1701年《大同盟条约》只强调若“法兰西与西班牙联合为一帝国,便马上变得惊人强大,可以很容易地征服全欧洲……终会压制欧洲的自由,破坏正常的贸易”。这一转变说明(     
A.国家主权原则已然具备确立条件B.欧洲均势深受世俗利益影响
C.国际法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认知D.列强进入瓜分世界的新阶段
2024-05-13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1899年,来自欧、亚、美的26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尽量避免诉诸武力”的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国际议定书范本。这一公约(     
A.实践了“门户开放”的原则B.有利于国际法的有序发展
C.推动了“凡—华”体系的形成D.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A.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国际体系的先例
C.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
D.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
2024-04-10更新 | 29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马丁·路德通过翻译出德文《圣经》等方式,使作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国家观念在当今的时代价值。

6 . 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1903年,他撰文论述道“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民族主义思想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D.扩大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7 . 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首次召开了由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和富裕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此后,三级会议逐渐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该会议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这表明法国(     
A.建立起议会君主制B.王权的进一步加强
C.摆脱了教会的影响D.财政危机日益凸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摘编自韩略 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

材料二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

——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亚纳体系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上说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A.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B.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C.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D.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昔日强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羸弱不堪,荷兰与瑞典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由此可知,这场战争(     
A.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B.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C.结束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D.改变了欧洲格局奠定维也纳体系
2024-03-09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朝阳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