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2022-10-20更新 | 530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网考测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44次组卷 | 135卷引用:2015届湖南湘中名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019-03-03更新 | 1278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图1、图2是新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     
A.西部大开发的需要B.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巩固
2023-01-12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按照此精神,上海市在1980年发布公告,同意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并保障油、面的供应。这反映了(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习俗B.上海率先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
C.各地应该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D.上海改革开放推动其民族政策的转变
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被写入中共十九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其意义在于(       
A.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B.推动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C.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解决了民族工作发展中的问题
7 . 1901年,列强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清廷给予驻兵特权。1950年,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在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这种变化说明(     
A.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B.中国政府为抗美援朝作准备
C.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方针D.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8 .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10 . 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C.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