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目前,中国在世界78个国家设有89个使领馆文化处(组),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这些国际文化活动包括中国文化美国行、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中华文化非洲街、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国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等。这表明,文化外交(       
A.体现了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B.掀起了中国与各个大国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示:“凡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都要派出懂民族政策、对于仍然被歧视受痛苦的少数民族同胞怀着满腔同情心的同志,率访协商会议问团,前往访问”。周恩来要求“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中,让少数民族同胞多得一些利益。”这些指示(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B.意在为少数民族人民谋利益
C.表明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频繁D.维护了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
2023-10-08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2年,全国共有36所高校设立俄语系。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缩小俄语教学规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29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同时,俄语专业硕士点得以建立。这些变化表明(     
A.人民教育体制逐渐建立B.国家关系影响外语教育
C.新中国外交正走向成熟D.俄语成为对外语言首选
2023-09-23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考(一)历史试题
4 . 1954年,中国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表述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亚非新兴国家。而是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为“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中间国家”等。对这些国家称呼的变化(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5 . 该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得出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时期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新时期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
6 . 腾远原创好题[新考法.“五史”|新中国史]1953年中国政府决定将1950年6月至1953年12月之间援助朝鲜的物资和费用,全部无偿赠给朝鲜政府以援助朝鲜恢复经济;1955年中国决定无偿赠给越南8亿元人民币,并派技术人员赴越帮助进行经济建设。这一时期的对外援助(     
A.促进全方位外交活动的开展B.有利于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C.释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D.有助于消除意识形态的差异
2023-08-3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三部分巩固小卷23
7 . 1949年,中共西南局通过建立政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在制度上的建构,通过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在经济上的建构,通过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实现文化上的建构;此外,中共西南局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中共西南局的这些措施(     
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
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
8 . 1959年5月,周总理在全国财贸书记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了著名的“外贸工作十四条”,其主要内容包括和平经济政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合同,守信用,重质先于重量;贸易展览要少而精;出国访问,要学些东西回来;对和平中立国家的政策是互通有无加强往来等。材料表明我国(       
A.积极探索自身建设道路B.努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
C.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D.出现了外贸领域的“大跃进”
2023-06-24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缔结同盟。20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政策,构筑包括美国在内的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       
A.坚持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B.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务实灵活的基本特点
2023-06-21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10 . 罗纳德·基思认为,周恩来坚持不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建立牢固的联合,既表明了中国的正义立场,又是“一种战略方针”,它使中国得到更大的战略选择余地,改变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结构。该学者意在强调新中国(     
A.逐渐摆脱意识形态束缚B.注重维护弱小国家利益
C.寻求冲破美国外交封锁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023-06-04更新 | 475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