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8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1914年和1941年美国玉米产量情况。对表中所示变化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     
时间单位面积产量/千克每公顷农民高产竞赛记录/千元每公顷
1914年16357000
1941年198012009
A.生产竞赛的开展B.育种技术的进步
C.政府补助的增加D.农村生态的修复
2 . 晚清铁路建设

                           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
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进行论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
2024-04-10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如图是背面印有南丁格尔(1820年-1910年)的英镑纸币。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在针对印度的疫病防控上,她主张以立法手段推进村庄卫生改革,还与印度总督达弗林的妻子协作,通过基础卫生教育的方式,改善印度女性的卫生状况。她的言行(     

A.有利于提高人们公共卫生意识B.推动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C.得到当时印度社会的普遍认可D.以卫生教育方式进行文化侵略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农业生产部门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国内的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损失D.民主政治有了充分的发展
5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世界各地区饥饿人口数量及饥饿发生率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
地区1990—1992年1995—1997年2005—2007年
数量发生率数量发生率数量发生率
发展中国家826.720768.117835.216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4.31253.31147.18
近东和北非19.6629.5832.47
发达国家16.7<519.4<512.3<5
A.发展中国家的饥饿人口数量与饥饿发生率同向变化
B.粮食杂交新技术为世界消除饥饿作出突出贡献
C.发展中国家不同区域的饥饿人口数量均在持续下降
D.保障粮食安全仍应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藏于成都博物馆的东汉画像石。画像石左上方有房屋,一人提食盒向坐于树下、手持鸠杖的老者走去;右侧高楼有两人闲坐。画像石下方有水田、池塘,栽种着秧苗,养有鱼和各种水生作物。右下角还有农人在耕耘,粮食堆满粮仓。这最能体现出当时(     
A.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B.封建庄园的集体耕作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农耕文明的社会风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的科学技术“大发明”不仅坚定了人类对自我能量和力量的现代化信念,而且标志着人类终于找到了改善和变革人类社会文明和人类自身文明的最新方式。一个最显著的证明是,近代欧洲的科技大发明与现代型大学,乃至整个现代教育体系的迅猛发展几乎是同时发生、互生互成的,而现代教育体系的生成正是现代社会得以持续高速发展的最为基本和充分的人力资源条件。从18世纪中期开始,先后涌现英国的瓦特发明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德国的本茨发明内燃机,英国的法拉第发明电动发电机,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话,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英国人麦克斯韦发现并证明电磁波,俄国人波波夫发明无线电发报机,等等。不到百年时间,大量新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为欧洲社会、继而很快也为新世界的文明进步装配了全新的“火车头”。

——摘编自万俊人《中国社会科学》

(1)依据材料,概括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对近代化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大多数罗马人一日三餐相当简单。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早餐,不吃早餐的罗马人屡见不鲜。肉在罗马人的餐桌上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这时民众的主要饮料同样是水,有时人们也会喝葡萄酒,但是通常会掺上几倍的水。烹调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罗马家庭没有专门的厨房、餐厅,就餐时坐在桌子旁,伴有祭祀神的仪式。

共和国末期,罗马在地中海地区扩张,被征服的行省向罗马缴纳赋税,罗马也深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影响。水果的种类增多,东方来的柑橘也成为了他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为了罗马人的普遍食物;面包的种类增加了,还特别讲究烘焙技巧;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餐厅中不仅那些摆设器具及其讲究,就连墙壁都绘有各种壁画或是镶嵌各种好看的图案;私人宴会、宗教宴会、节日宴会等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及其讲究排场,就连吃饭的姿势也由原来的坐着变成斜躺着,享受完美食后有酒宴,整个宴会还有娱乐活动助兴。

—摘编自田丽霞《试论共和国末年罗马人饮食文化与社会现状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饮食文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饮食文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4-0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天灾频仍,导致了连年疾疫,这不仅使当时的医家们面临“拯救夭枉”的历史责任,也为他们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自幼嗜好医学,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医术和多年行医积累的丰富临床实践,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国医学史影响深远,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较正确地反映了急性传染病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对急性传染病诊治的丰富经验,有着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伤寒杂病论》得以成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伤寒杂病论》的主要价值。
2024-04-01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今7000年左右,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聚落距今8000年,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最大房址占据聚落中心。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距房屋组,每组代表一个亲属组织。两者布局的不同反映了(     
A.自然环境造成定居方式的差异B.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形态的多元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的分化D.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变化
2024-03-31更新 | 305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