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下表是据《清实录》记载和清朝户部记录所做的民数(人口数)统计。此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起始数(万人)增加至(万人)年均增长率
乾隆六年至三十九年143412210310.2‰
乾隆四十年至五十九年26456313288.9‰
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七年31328361698‰
A.社会矛盾缓和B.赋税制度改革
C.对外贸易发达D.农业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公元前1274年,埃及人和赫梯人在卡迭石爆发了当年最大规模的战争,最后埃及被击退,两国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卡迭石条约》。你认为赫梯人取胜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赫梯人锻造的武器非常先进有效B.埃及人的战术落后
C.赫梯人的军队占有数量优势D.埃及统治者政治腐败
3 . 19世纪初,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大多出自一些罪犯(来自英国)之手,其中有个设计师曾犯伪造罪,但由于他的贡献,其头像还印在澳大利亚5元钞票的票面上。这说明(  )
A.英国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开发
B.贩卖黑奴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C.殖民扩张加剧了澳大利亚的社会动荡
D.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转变得益于工业革命
2022-02-20更新 | 1154次组卷 | 15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期末基础训练)--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4 . 兵者,国之大事

不同时代,不同战争。

公元前4世纪13世纪1914- ⑤                1939-1945年
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反法西斯战争”)
征服过      ①          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统治区域覆盖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以及欧洲早期文明区域同盟国和 ⑥        集团展开大规模厮杀战争初期是      ⑨       大肆对外扩张,随着战局的展开,演变为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联盟的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所形成的帝国及帝国解体后分裂出来三个王国的统治区域,统称为“      ② 化世界”。在元帝国建立之初,中国南方汉政权依然存在,即      ③         战争期间爆发的      ⑦        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奠定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础。
亚历山大远征屠杀被征服区人民,损毁被征服区文明,同时将希腊文化带至被征服区域。蒙古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      ④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⑧        ”体系。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对殖民主义以致命打击,极大地促进了亚非拉     ⑩         运动。
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选择或填空。
(1)(单选题)①处_____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两河流域③古代印度④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单选题)②处_        
A.埃及   B.罗马   C.希腊   D.马其顿
(3)(单选题)③处_____
A.北宋   B.南宋   C.刘宋   D.金朝
(4)(单选题)以下能用于证明④处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实例是(   
①列班·扫马访欧②火药武器西传③欧洲传教士访蒙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填空题)⑤处_        _年
(6)(填空题)⑥处        __国
(7)(填空题)⑦处_        革命
(8)(填空题)⑧处_        体系
(9)(单选题)⑨处_        
A.轴心国   B.同盟国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0)(单选题)四处        _
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解放   D.黑人民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冲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世贸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3.有观点称“古代战争多为争夺上地,而近现代战争则更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阐述理由。
2022-02-20更新 | 30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5 .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这反映出
A.作者以成败论英雄B.当时社会停滞不前
C.作者反对是古非今D.主张变革的历史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日本书纪》巻一四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4世纪时期的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这说明
A.隋唐时期中、日经济往来频繁B.中国对外来文化传播与吸收并举
C.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D.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7 . 有学者认为,蒙古西征把原来因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区连成一片,丝绸之路一度畅通无阻,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大交流;也有学者认为,欧洲战争的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始于东欧,在某种程度上可将其归因于蒙古西征后对俄罗斯人的个性和俄罗斯制度的影响。这表明
A.历史研究无法取得一致的结论B.战争对人类文明具有双重影响
C.蒙古西征使丝绸之路从此畅通D.蒙古西征实现亚欧大陆的统一
2022-01-24更新 | 1331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8 . 二里头文化礼器中的鼎、兵器中的戈、玉器中的琮等,与商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像,这体现早期中华文明的
A.多元性B.包容性C.创造性D.传承性
2022-01-18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绿卡”这个词源于美国,因为最早美国的永久居留许可证是一张绿色的卡片。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移民政策上都给予所需要的外籍人士以长期居住权”,使之享受准国民待遇,即所谓的“绿卡”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引进外资,扩大开放B.吸引移民,缓解劳动力不足
C.争夺人才,留住精英D.接纳难民,慈善救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