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因此,该学者绘制了下表


中华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主体和区域中华民族,中国。欧美
海洋文化特质和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开放开拓、冒险探索;殖民扩张、抢掠征服;自我伸张、商贸谋利;海权优先、控制海洋。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和平之神: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希腊海神波赛冬—征战之神: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海洋殖民扩张。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北欧海盗的抢劫掠夺。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唯利是图
海洋行为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美国推行海洋霸权。

——整理自张开城《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依据表格信息,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923-1926年山西省外来移民职业统计图,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图中的情况可能(     
   
A.推动当地基层市场经济的发展B.稳固传统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
C.导致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D.造成乡村社会秩序混乱和内斗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勤俭观念在我国古代产生很早。从殷周时代开始,人们即认识到勤俭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国运的兴衰。商初大臣伊尹曾对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建议:“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统治者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

——摘编自杨明辉《我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早于西方,明末清初的中国也有一场思想“启蒙”,这场启蒙的领军人物是黄宗羲。在黄宗羲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与西方启蒙殊途同归的有关“公意”与“议政”“权利”与“权力”的阐释。由于种种原因,启蒙思想在中国止于“思想”未能形成“运动”,普及到社会,但从黄宗羲的论证中,从梁启超的评价中可以体味到其发源于中国本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意识、权力制约、地方自治、民主议政等一些具有近代宪政气息的思想因素。

——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2023-05-23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输往荷兰的中国瓷器多在景德镇烧制。万历年间,景德镇上各制瓷作坊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在元代瓷业生产的基础上,景德镇瓷窑发展了青花瓷,尤其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的粉彩瓷,使得中国的外销瓷一变传统纯净的青花瓷而为绚丽多彩的粉彩。为了使中国瓷器能在荷兰及欧洲畅销,荷兰东印度公司会主动提供瓷器木模交给中国工匠仿制。由于外销荷兰的瓷器数量大,其品种、造型、装饰均与传统的中国瓷器不同,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制造业便在瓷器的烧制、绘画、上彩等工序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外销瓷的生产体系很快在中国建立。随着中荷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作为日用器皿,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把中国的山川城池、风土人情等逼真形象广为传播。

材料二   16世纪末,荷兰船队进入亚洲水域。他们两次劫持葡萄牙大帆船,将船上所载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拍卖。1604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华瓷进口贸易。他们主要使用白银从往来于东南亚的中国商人那里购买瓷器,1608年,东印度公司通过中国商人就定购了108000件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的瓷器不但种类激增,纹饰也更趋多样化。荷兰运往广州的样品装饰图案中既有西方流行“耶稣受难图”、海神、欧洲时尚人物等,也有中国主题的图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大多是茶具等日用瓷器,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1764年,荷兰也建厂烧制硬质瓷器。

——以上均摘编自钱江《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经营中国瓷器贸易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简析瓷器贸易在中荷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罗塞塔石碑铭文(如下图)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     

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史实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两汉统治的四百余年间,蹴鞠等运动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流行与传播。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名为《蹴鞠》的新书,共计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蹴鞠专业书籍,也是世界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多流行于军队;另一种是以娱乐、表演为主的非对抗性的蹴鞠,主要流行于民间和宫廷。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次见到蹴鞠的图像,如河南省南阳出土的《击鼓蹴鞠图》,从其形象来看两人是边击鼓边蹴鞠。值得注意的是,汉画像石的蹴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东汉时期的李尤在《鞠城铭》中讲述了汉代蹴鞠的场地、球具、队长、裁判、比赛规则、比赛道德等问题,是今天研究汉代蹴鞠运动的重要资料。

——摘编自杨绍华《汉唐时期河洛体育文化研究》

材料二   明代的蹴鞠已经不再是朝廷宴会的表演节目,只不过是王宫贵族的一种消遣娱乐,此时蹴鞠艺人在城市里已无演出的地方,只能靠走江湖卖艺糊口。更为凄惨的是有些艺人已不是以表演技艺博得观众的赞赏,获得糊口之资,而是混在妓院里靠帮闲混碗饭吃,蹴鞠的娱乐层次下降,社会价值低下。“寒食蹴鞠”是一种民俗活动,是不限男女老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在明以前的节日民俗娱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明代,“寒食蹴鞠”的民俗同样走向衰落。进入清代以后,蹴鞠这一历史悠久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活动,逐渐为踢毽子等运动所取代。

——摘编自李艳国《明清蹴鞠运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蹴鞠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蹴鞠文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2-06-22更新 | 6206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2022-04-10更新 | 2282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图片。出现该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
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
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2018-01-13更新 | 704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