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图1和图2分别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和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与交流情况。据此可知(       

A.早期中华文化圈拓展B.区域间文化融合加强
C.华夏认同的观念形成D.国家的初始形态具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公元1500年美洲的农业发展和人口密度                    图2       印第安人、欧洲人、非洲人、印欧混血人、黑白混血人在美洲的人口占比图(1500—1975年)

——以上均摘编自(英)科林·麦克伊韦迪、理查德·琼斯《世界人口历史图集》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判断图2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人种,并任选一个时期说明理由。
2023-09-0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勤俭观念在我国古代产生很早。从殷周时代开始,人们即认识到勤俭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国运的兴衰。商初大臣伊尹曾对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建议:“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统治者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

——摘编自杨明辉《我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早于西方,明末清初的中国也有一场思想“启蒙”,这场启蒙的领军人物是黄宗羲。在黄宗羲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与西方启蒙殊途同归的有关“公意”与“议政”“权利”与“权力”的阐释。由于种种原因,启蒙思想在中国止于“思想”未能形成“运动”,普及到社会,但从黄宗羲的论证中,从梁启超的评价中可以体味到其发源于中国本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意识、权力制约、地方自治、民主议政等一些具有近代宪政气息的思想因素。

——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

材料二   

   

                         图2: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历史信息,并围绕这一信息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地方志的编修】

材料一宋朝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设有专门机构主管全国地方志工作,并沿袭唐代州郡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规定"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为之籍,遇岁造图以进"。宋代方志搜集资料极为丰富,大都广征博引,考订详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区域史料。另外,前代方志多详于当地山川地理,略于人文。而宋代地方志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地理扩充到人文、历史方面,人物和艺文志在宋代的地方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编纂体例上,宋代地方志也有很大突破,有的在旧图经的基础上分类列门,也有的仿正史体例,设纪、图、表、志、传等。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的编修是极为重视的,不仅倡导编修全国性的一统志,而且还三令五申以行政命令督促全国各地的修志活动,从而使各省及以下各级行政机构的方志编修制度化、经常化,方志编修也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并且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渗透到明朝各行政区域。明代方志一般由地方官主修,文人学者参与,但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又有修志经费的筹措问题,所以组织领导也是修志中的大事,是研究一个时代方志优劣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张英聘《试论明代方志的编修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志编修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地方志编修的特点。
2023-05-12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6 . [旧金山唐人街]

材料19世纪6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初步建立。1906年美国排华高潮时期,旧金山唐人街经历大地震。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新唐人街”建立。以下是关于旧金山唐人街部分文献研究资料:

序号著作或论文简介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合订本)记录了作者1868年访问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见闻和思考,文本成型的时期正值旧金山华人聚集区逐步成为旧金山唐人街。
泗丽莎《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王金凯译追溯了泗家从1867年进入洛杉矶唐人街,直至作者生活年代(1920年代)的历史。
彼得和杜桑卡·米赛耶维奇《中国人在美国的发财史》侧重考察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及遭遇,关于排华运动时期的历史着墨甚多。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随着北美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博士学位论文)将传教士群体视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传播行为进行研究。
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考察1850至1943年间中国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遭遇排华法案并试图克服种族歧视的历史处境。
安东尼·李《图绘唐人街:旧金山的艺术与东方情调》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关于旧金山唐人街的摄影和绘画,涉及唐人街的街景、艺术界、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
乔热《唐人街的儿童:在旧金山生养美国华人,1850—1920》考察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家庭和学校,其内容关系到华人移民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和选择。
陈静瑜《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视华埠为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潜力、把中国移民带进美国社会的主要桥梁。
(1)围绕旧金山唐人街的变迁,提取信息,自拟三个研究主题。
(2)从你拟定的研究主题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两汉统治的四百余年间,蹴鞠等运动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流行与传播。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名为《蹴鞠》的新书,共计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蹴鞠专业书籍,也是世界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多流行于军队;另一种是以娱乐、表演为主的非对抗性的蹴鞠,主要流行于民间和宫廷。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次见到蹴鞠的图像,如河南省南阳出土的《击鼓蹴鞠图》,从其形象来看两人是边击鼓边蹴鞠。值得注意的是,汉画像石的蹴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东汉时期的李尤在《鞠城铭》中讲述了汉代蹴鞠的场地、球具、队长、裁判、比赛规则、比赛道德等问题,是今天研究汉代蹴鞠运动的重要资料。

——摘编自杨绍华《汉唐时期河洛体育文化研究》

材料二   明代的蹴鞠已经不再是朝廷宴会的表演节目,只不过是王宫贵族的一种消遣娱乐,此时蹴鞠艺人在城市里已无演出的地方,只能靠走江湖卖艺糊口。更为凄惨的是有些艺人已不是以表演技艺博得观众的赞赏,获得糊口之资,而是混在妓院里靠帮闲混碗饭吃,蹴鞠的娱乐层次下降,社会价值低下。“寒食蹴鞠”是一种民俗活动,是不限男女老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在明以前的节日民俗娱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明代,“寒食蹴鞠”的民俗同样走向衰落。进入清代以后,蹴鞠这一历史悠久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活动,逐渐为踢毽子等运动所取代。

——摘编自李艳国《明清蹴鞠运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蹴鞠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蹴鞠文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8 . 赛会吉祥物兼具宣传推广赛会精神以及展示举办国国家文化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晶晶、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如图1、图2、图3所示。


——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材料二   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个左手举着金牌,右手大拇指点赞的大熊猫,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好客意向,更承载着国人的祝福。

晶晶天生身强力壮,代表奥运五环里黑色的一环。头部灰色,是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颜色;脸部白色——玉的颜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的象征;整体黑色,最具包容与凝聚力的颜色,是高贵与稳重的象征。

冰墩墩,意喻敦厚可爱,契合熊猫整体形象,也象征着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整体造型与航天员相似,头部外壳彩色抽象线条是冰雪赛道和5G先进技术的表达,左手掌心红色心形图案,体现我国张开双臂,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全世界的友人共享冰雪盛会。

——据王悠然《浅析奥运会吉祥物造型设计中的民族元素与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2022-04-10更新 | 2282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申报》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如图为1898年~1901年各年度《申报》新、旧学书籍广告的变化图。据如图可知
A.近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B.“向西方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D.新式印刷出版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