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

特征

先秦

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

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

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依据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完成表格空白栏填写。(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2023-07-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铭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南安市侨光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年份书目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总数占比总数占比
1896年《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
1900—1904年《译书经眼录》164种33.4%327种66.6%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D.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2023-04-09更新 | 394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图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经过了以下演进历程(如下表):

时期特征代表图像
先秦
——
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继承了前代龙所具备的沟通天地、影响云雨河泽的身份,形成了自由、生动的艺术风格。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龙图像含义多以阴阳交合为主旨。

秦汉时代是龙图像盛行、普及的时代。这一时期,龙图像有着气吞山河的大度。龙或作为沟通天、人、地三界的媒介,或作为神仙及墓主灵魂的坐骑,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

魏晋
——
隋唐
隋唐时期龙图像具有丰满富丽、强劲健壮的特点,形成了中国传统龙图像的完美形象。同时,也开始出现了限制使用龙图像的趋势,以维护帝王对龙的独享。

五代
——
明清
宋元时期龙与帝王渐渐合为一体,大量供皇室、贵胄们使用的器物上都装饰有严峻威猛的龙形;元代艺术家对龙图像的五代改进与设计,迎合了当时社会上淡化龙的宗教含义、强烈追求其审美情趣的需要。

明清两代是龙图像发展的成熟期,龙成为最高统治威仪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地位,对龙的使用限制更加严厉。

——整理自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等

根据上表,请选择二个及以上的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2024-05-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许倬云《万古江河》一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以八章(如下表)规模从中国文化发源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并最终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

《万古江河》目录

章序章名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公元2世纪~公元10世纪)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公元10世纪~公元15世纪)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

第八章
百年蹒跚(公元19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中叶)
选择目录中的任意一章,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阐述该时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章节对应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