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如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年份书目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总数占比总数占比
1896年《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
1900—1904年《译书经眼录》164种33.4%327种66.6%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D.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2023-04-09更新 | 394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中国元素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与活动

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除夕夜转椿树渴望聪明美貌身材好;送穷神、迎财神
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用送灯、抢灯、走桥、摸门钉以渴望人丁兴旺
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用合药、戴五色丝以渴望健康长寿;发明香囊、天师符图等人工灵物以驱邪避毒
中秋节月饼、赏月、玩花灯;将合家团坐饮食称为“团年”“团圆会”“吃团圆饭”
重阳节爬山、赏菊、登高望远等;用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的方式驱除不祥

——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材料二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礼仪习俗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
消费习俗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
饮食习俗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居住习俗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
婚丧习俗“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

材料三   中国元素主要分类:① 现代著名建筑及伟大成就类;② 著名历史人文景观类;③ 重大发明创造、创举类;④ 民俗节日、手工艺、服饰、特色食品等类;⑤ 传统戏曲、乐器、体育项目类;⑥ 重要学术思想、著作类;⑦ 著名历史人物类;⑧ 著名自然景观类;⑨ 动、植物类(含图腾、吉祥物等);⑩ 著名城市、企业、学校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解读表格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由中国元素网协同各大网站,近百家媒体曾共同发起推出 “寻找中国100元素”大型网络调查活动。试以发起和策划人的身份,拟定一份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注:从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两方面拟定)。
3 . “中国观”涵盖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从古代到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

中国观的内涵描述材料出处

北宋

“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

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出自石介《中国

论》

元朝

元人的“中国观”:“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

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两大

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

根据《元史·郝

经传》整理

清末

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

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

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是也。……合汉合

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

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出自梁启超《历

史上中国民族之

观察》(1905年)

(正式使用“中

华民族”概念)

抗战时期

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

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在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

这“民族”二字。

出自顾颉刚《中

华民族是一个》

(1939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古代至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时期,围绕“民族观念与时代变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2-25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整理归纳的表格,通过此表,可得出
发展历程
古代阶段时间概况
起源上古多元一体
奠基先秦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形成秦汉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创新发展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化灿烂
宋元理学形成,科技文化繁荣
衰落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经世致用
清康雍乾君主专制,钳制思想,禁锢文化
近代转型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
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
A.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一成不变B.中华文化别具一格
C.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中华文化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先秦时期三位思想家的言论(节选)。据表可知,他们的主张(       

人物

主张

孔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A.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B.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
C.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D.反映了诸子百家思想趋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辗转传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表是《清明上河图》收藏流传及外出展览相关事件的记录。

1127年左右流落北方金国民间。
1352年左右从元朝秘府流出后,辗转于今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
1799年嘉庆四年被收入紫禁城。
1924—1931年经溥仪之手由天津租借带往长春。
1945—1948年张克威同志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在民间收集的名画交由沈阳的文化部门保存。
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中展出。赴北京展览后,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首次出境,在香港艺术馆《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展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投影版《清明上河图》引起轰动,成为百姓和媒体认证的“镇馆之宝”。
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展出,超过10万人次观展。
2015年上线故宫博物院官网名画记栏目,提供高清大图赏析和多媒体导览。

——摘编自陈传席《<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及收藏流传》

请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具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2-02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主张,这些主张旨在(     
下表
思想主张出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几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A.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D.强化社会控制
2024-06-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先秦典籍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华传统文化(     

典籍

内容

《周易》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论语·述而》

子钓而不纲(渔网),弋不射宿(休息的鸟兽)

《孟子·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鱼网)不入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A.重视以民为本B.主张和而不同
C.强调多元互鉴D.蕴含环保思想
2024-05-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周礼”源远流长,继往开来
B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包容性
C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的思想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莱布尼茨在阅读中国的《易经》后,发现易经图可以用来解释二进制数表《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A.AB.BC.CD.D
2024-04-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断出(       

期刊名称

创刊日期

创刊地点

备注

《新青年》

1915年

上海

陈独秀主办

《每周评论》

1918年

北京

李大钊等主办

《国民》

1919年

北京

北大学生主办

《新教育》

1919年

上海

中华新教育社刊物

《建设》

1919年

上海

国民党机关刊物

《解放与改造》

1919年

上海

进步党机关刊物

《少年世界》

1920年

上海

少年中国学会主办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B.政党政治深入发展
C.报刊关注国民思想的改造D.国人办报遍及各地
2024-04-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