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5 道试题
1 . 下图为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所刊印的《金刚经注》的扉画,画中央的三人及相关物品均为红色,图上方的松树为黑色;正文经注也采用朱墨两色套印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套印本,兼具审美和史学价值。该套印本可以用于佐证我国(     
A.汉代造纸技术的改进B.魏晋时期玄学的盛行
C.唐代儒释道三教合流D.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2 . 我国自古以孝治天下,故“忠孝节义”影响个人性格和立国精神。如清明祭扫,以示不忘先人;重阳登高,以崇敬老之礼;中秋团圆,以叙天伦之乐。这些节庆反映出中国古代(     
A.向先辈们祈福的心理B.反始报本的伦理思想
C.增进宗族团结的愿望D.农耕文明的生活需要
2022-07-1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交流与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这些文明各自走着自己的道路,中华大地呈现出区域文明百花争艳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的文明彼此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核心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天人合一、礼仪制度、和合思想等。距今4300年前后,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各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中国。

——摘编自王巍《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康熙帝在位时,曾组织中西方科技力量测绘了地图。雍正帝继位后,继续任用西方传教士重新编绘《十排皇舆全图》。《十排皇舆全图》北起北冰洋,南到海南岛,东北濒海,东南至台湾,西抵黑海与地中海交汇处。图中以北京中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纬线也以北京居中。图上的行政建置,以不同的符号着不同的颜色表示,如北京为凸,橙色;全国各府为框,黄色(各省首府则加贴红纸签注省名)等等,共以五级符号加以区别。图中自长城以南,凡重要关隘、卫、堡、城、镇、营、讯均贴黄纸浮签,用汉文标注出驻扎官兵人数。如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府属地黄纸浮签较多。

——摘编自孙果清《深藏内府、密不示人的清雍正朝<十排皇舆全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中国的形成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十排皇舆全图》的特点。
2022-07-13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共同富裕观念源自我国古人对“天地之道”的探求。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先民们对天地日月进行思考,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他们主张,人类要学习天地日月,效法自然,公平惠及,万类不遗。从《易经》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到《礼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从管子“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古代共同富裕思想更多地强调“共同”而非“富裕”,主要着眼于公平而非效率。这种思想在古代有其合理性,因为在工业革命前,无论中外,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微乎其微。

——摘编自高翔《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夙愿》

材料二   19世纪末,近代中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糅合《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思想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议会制学说,在其所著的《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观众苦、合大地、平民族、同人类、保独立、为天民、公生业、治太平、爱众生、至极乐的共同富裕社会。他设想的共同富裕社会是要“破国界去国义”,设立公议政府,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通过计划指导,按计划有比例进行分配,杜绝两极分化的产生,从而实现“人人极乐,愿求皆获”的共同富裕社会。他还主张废除家庭,婴儿生下来就为世界公民,由公政府设立的“婴院”来公养,使人民从孩子时期就为公政府所有,为世界所有。

——摘编自也辰、姚金桃《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与实践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共同富裕思想不同于古代之处。
2022-07-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统军征战中,唐太宗目睹了百姓的艰难,经历了隋朝由盛转衰至灭亡的过程,对“骄奢亡国”的教训有着清醒的认识。即位之初,他就定下戒奢从俭的4条规矩:“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同时,也以俭律己、以俭率下、以俭教子,在吃穿用度、出行、婚嫁等方面,都“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由此,一时朝野上下尚俭成风。如魏征去世后,其夫人力辞“一品礼”,陪葬品连茅草人马也没有。贞观七年,唐太宗特命魏征编《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希望皇子们研读后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李治继位后,“守之以约”,史称“永徽之治”。…

“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唐太宗“戒奢尚俭”这一修身治国之道,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下和未来。

——摘编自郑深宇《唐太宗的节俭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崇尚节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认识古代帝王的“崇尚节俭”。
2022-07-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提到:“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该论述旨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A.强大的凝聚力B.潜在的创造力C.持久的生命力D.特有的包容性
7 . 龙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虚拟动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图腾。它不拘于局部的像马、像狗,或像鱼、像鸟、像鹿,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据此可推知(     
A.农牧渔猎是早期人类食物主要来源B.原始社会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
C.自然崇拜源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D.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1256年,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在集英殿的廷对中,他以“法天不息”为核心观念,要求皇帝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安国济民。考官王应麟称赞:“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文天祥一生刚介正洁,“天性澹如”,“自拔于流俗”。其立于朝,以正直敢言著称,故常被免职而返乡;其官于地方,则关心民生疾苦,深得百姓拥戴;当元军铁骑踏遍江南大地时,一介书生起兵勤王,九死一生,其意坚不可摧。在兵败被俘后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拒绝投降。元世祖亲自许以中书宰相之职,仍为文天祥所拒……文天祥以一腔热血实现了其“慷慨为烈士,从容为圣贤”的人生理想。

——摘编自郑晓江《从文天祥之人格气节看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天祥成为“民族英雄”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文天祥人格气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9 .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在这种伦理观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即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193211月,《东方杂志》发出征稿信:“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好梦”。142位文化精英表达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

人物梦想
姚楚英(教育家)未来的中国,或者经过一番苦难危险,执东方的牛耳,为世界的新兴国,那时无论海内外的同胞都得享受平等的幸福,同时替世界弱小民族求解放。
彭芳草(杂志撰述员)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
徐伯璞
(山东正谊中学教员)
世界第二次大战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大战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一致。
宋云彬(作家)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内涵并简述其历史价值。
(2)阅读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20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未来中国的梦想”的认识。要: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下表为宋代一些学者的言论或典故,其共同反映的儒学主题是(     

学者

言论或典故

程颐

颜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

张载

“民胞物与(其意是百姓都是我的同胞)

许衡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培养理想人格D.为政以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