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从农民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1)小沈对查士丁尼一世产生了兴趣,罗列了其生平大事年表,请你补充完整。
时间生平大事(部分)
483年出生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农村;在青年时代,去往首都
,投奔叔父。
527年正式继位,开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另外几部法典,合称。并在529年下令关闭由古希腊哲学家③(填写人名)于雅典创办的学园。
532年入侵地中海西部地区,开始征战;同年重建信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41年与波斯爆发战争;同年埃及爆发瘟疫,并逐步向地中海地区传播。

在整理生平事迹时,小沈对公元6世纪地中海沿岸地区爆发的大规模鼠疫,史称“查士丁尼瘟疫”,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   “人们不停呼唤最神圣的名字或任何驱邪方法,但是他们的努力毫无效果……他们将死尸扔进他人的坟墓,那时,所有的葬礼习俗都被忽略了,没有送葬队伍相伴随,也没有圣咏唱送葬颂歌……这段时间里,要在首都大街上看到行人绝非易事……各类工作都停顿了,手艺人也放弃了所有活计,各种其他工作也都是如此。饥荒肯定会导致骚乱…在皇城中根本不可能看到任何穿着官袍的人,特别是当皇帝也传染上瘟疫的时候。”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

(2)根据材料一、概括瘟疫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有学者认为《战记》的这段记载真实且具体;但小沈认为要全面研究这场瘟疫及其影响,该史料仍有不足。你是否同意小沈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小沈发现查士丁尼的影响力并不仅限在欧洲地区,在中国境内也能发现刻有其头像的钱币。

材料二   中国境内发现查士丁尼金币及仿制品通览表(部分)

出土发现地点及位置数量埋葬年代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区墓葬3约六世纪
甘肃武威康阿达墓1唐代
陕西咸阳隋独孤罗墓1600

(4)根据材料二、指出金币出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

小沈发现民国17年出版的《西洋史ABC》通俗读物中也有关于查士丁尼的事迹介绍,但主要聚焦在其对欧洲法律的贡献,却少有上述其他方面的材料。

(5)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的法律文本成为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     )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单选,填字母)(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大宪章》D.《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我们读西洋史,应该晓得欧美的艺术文化,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强大国家、大都会、殖民地,是怎样的一个来历,才是所谓见其大者。……依我个人的见解,在世界上占殖民地的,还是以西洋人为第一。一部西洋史里面,尽管有许多复杂的分子,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里面,至少要把它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个的对象。”

——《西洋史ABC》序言

(6)结合材料和所学,推测该书描写查士丁尼事迹主要聚焦于法律层面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从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柱国大将军杨坚“晋封隋王”,到公元960年后周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中国历史又一次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庚续发展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发展期”的文化现象是(     
A.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B.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
C.私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D.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2024-04-10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始于原始社会狩猎和搏击的中国武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追求和取向,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定慧等文化特性均在武术中有所体现。它在“侠义”思想感召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在伦理道德约束下,崇尚君子的风度和气质;在“不征服”意念指导下,形成了以套路为核心的演练形式,以“血缘”的固定模式传承。中国武术强调武德,“习武先习德”“推己及人,内圣外王”,核心是“仁”与“和谐”,“仁”体现在“敬、忠、信、义”的道德传统上。中国武术套路有徒手和器械练习,着重突出健身性和演绎性。

材料二   日本是一个岛国,造就了日本民族进取、尚武、好斗的性格。日本以“武”立国,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勇、义元素,却抛弃了儒家的根本“仁”的思想。明治之前为古代武术,之后为当代武道,“道”就是一种教化。武术最核心的层面是技击性,并达到极致,形成攻防技击,实战格斗的格局。日本社会有“各得其所”的等级观念,“忠”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武士需要严格效忠主人。日本的报恩文化“义”也融入其中,处处体现对长辈的感激。在向“道”的转化过程中,除自身文化外还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儒学、阴阳学、佛学禅宗等文化因素,追求内在精神和练习者内心的感受,通过武术达到塑造人格的目标,具有“以技入道”的精神文化诉求。

——摘编自张雷、孔令超《文化“东方转向”背景下的日本武术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据此可知(       

人物

成就

山上亿良

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

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题》《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

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佛思想在日本迎来了黄金时代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日本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汲取和应用
5 . 天水麻辣烫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也让麦积山厚重的佛教文化生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栩栩如生的“东方微笑”小沙弥造像让人产生浓厚兴趣,无数游客来此打卡,一度门票售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不同地域文化兼容、互补而博大精深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成一种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了惩恶扬善、仁爱忠孝的伦理观念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长期并存、形成文化认同
6 .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比如朝鲜创造出了谚文,日本创造出了假名,越南创造出了喃字,这说明(     
A.从提高人们的知识度和完善教育制度的角度来讲,亚洲各国仍有必要坚持汉字教育
B.上述国家借用大量汉字来翻译或创造一些新文化用语,形成自己的文字特色
C.上述国家把汉字融入到自己的文字系统里,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大国辐射这一世界意义
D.东亚国家依靠汉字作为载体,在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中汉字起着非常重要的媒介功能
2024-04-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原意为周虽然是历史悠久的邦国,却不会在守旧中灭亡,其使命在于不断革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选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历经“三个中国”变迁而又能实现连续发展的中华文化基因,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品质和共同的记忆。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明清中外文化交流角度,谈谈中华文化“旧邦新命”的具体内涵?
(2)参考材料二,选取一个阶段并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新派在变法前后创办的大大小小近百所学堂,主要有三类,一是为了扩充变法力量、制造变法声势,维新派办了一些直接为变法服务的学校;二是本着实业救国的精神,办了很多实业学堂,以教授西学格致为主,培养了不少近代科技人才;三是兴办大批的普及教育学堂和师范学堂。维新派提出了通过教育来改造国民性的教育宗旨。严复首倡“三民说”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重塑国民的性格。梁启超继承并发展了严复的“三民说”并进而提出“新民说”,要按有公德心、国家思想、自由、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的标准塑造崭新的国民。

——摘编自丛静《维新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

材料二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兴起了反思和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倡导和建设民主、科学、实用的中国新教育的热潮,教育思想空前活跃。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与国内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的教育认识和实践水平,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与专制统治相表里的中国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清算,中国的教育家和学者探索教育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中国教育也前所未有地开始融入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中。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教育实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作为心之本体,良知承载了儒家所认可的伦理道德规范,人因之而能判断善恶是非,它既先验地内在于人的心中,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是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王阳明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按照良知来安排自己的言行举止,“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在阳明心学的视野中,良知在人的塑造和自我成就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是人能够过有道德的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依傍的前提。儒家礼教的秩序精神、是非准则、善恶标准内化为自我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以良知的形式成为人之为人的本体,就此而言,以礼为教在心学中就成了以良知为教。从所承担的现实功能角度来看,以良知为教与以礼为教有着共同的指向,良知是礼教塑造人、规约人的心学体现,构造了人的心性秩序,承担了“教”的功能。因此,在心学里,良知与致良知也就成了“良知教”。

——摘编自朱承《阳明心学与礼教精神》

材料二   中国科技对西方的影响首推中国的四大发明。而在建筑上,中国园林建筑对西方“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传入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促进了其造船业的发展。华人也将中国的建筑风格传播到泰国,丰富了泰国的建筑艺术。11世纪中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传入朝鲜,高丽人在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此外,高丽的瓷器工艺是在中国原有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同时,青瓷和白瓷大量输入日本,日本的建筑也多采用中式建筑方法。

——摘编自陈苗《浅谈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辐射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意义。
2024-04-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大学堂在北京设立。
2024-04-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