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欧洲被称之为“中国的欧洲”,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16世纪下半叶,欧洲陆续出现葡萄牙人的《中国报道》等记述中国的著述,种类繁多,如《中国新地图集》《中国哲学家乳子》《中国植物》《中医津要》《中国礼仪论》等。他们还将儒家的“四书”译为西文出版,既为欧洲“汉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亦促成欧洲社会“中国热”风潮出现。

——摘编自马建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赫尔德认为“这是一个为避免犯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体……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19世纪时,欧洲流传一个比喻“这个帝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当更多的欧洲人这样看中国时,他们的军舰来叩关了。

——摘编自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材料三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

——摘编自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6至20世纪欧洲知识界对中国认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2023-04-22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当时欧洲最关心中国的哲学家,而且他和来华传教士有着直接接触和联系,他写了《论尊孔民俗》这一重要文献,晚年还写下了其哲学生涯中关于中国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中国自然神学论》。从思想而言,中国思想在两个关键点上是和莱布尼茨契合的,其一,他对宋明理学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尽管他并没有很好地看到宋明理学中“理”这一观念的伦理和本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他看到理的本体性和自己的“单子论”的相似一面;其二,他从孔子的哲学中看到自己“自然神论”的东方版本。....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的中国纪年,在欧洲出版后引起了思想的轰动,中国的这些纪年彻底动摇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纪年。《风俗论》是伏尔泰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中国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以来,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西方带来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很早的时候,人群就组成不同的社会,理解每一个社会的历史发展都是重要的,……当代全球化的经历也清楚地表明,只考虑某一个单一的社会是不可能理解今天的世界的,理解当代世界需要考虑世界各民族彼此交流的多种方式。在考虑不同民族组织自身社会的独特方式的同时,世界历史还格外关注各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这种交流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社会的发展,也把世界联成一体。…在世界历史上,全球化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当代的全球化的确比早期的跨文化互动更为剧烈,但是只有在人类长期的跨文化互动的历史中,才有可能理解今天的全球化的世界。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全球化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4-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的社会史

1607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将一船茶叶从澳门运往爪哇。翌年,这批茶叶运抵欧洲。
1661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皇后,开启英国饮茶风尚 。
17世纪末珍贵的茶叶,用从中国进口的瓷器装好,摆在欧洲富裕家庭议事间的展示架上,人们逐渐开始把糖和牛奶加到茶水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茶叶贸易,并赚取了巨额利润。
19世纪3040年代下午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和时尚的象征,是英国女士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茶已经成为工薪阶层和中下阶层全天佐餐的标准饮料。那些给工人供应茶水的雇主,发现工人的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19世纪6070年代英、俄等国在汉口及附近地区建立工厂,利用蒸汽机等技术就近加工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茶叶产品。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
1920中国茶叶出口跌至谷底,仅2.5万吨不到,而印度茶叶出口接近14万吨,接近中国出口总量的六倍。
1960年代每天数以百万计的茶包从机械化加工线上流出,茶叶变得越来越普通和便宜 。
1978年后中国茶叶产量从1976年五亿多磅猛增至1986年的十亿磅,重新跻身于茶叶出口大国之列。

——摘编自《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3-31更新 | 53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从明代“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还是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

——摘自刘燕凌《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围绕”中西文化”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初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中期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此写诗献给查理二世,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8 .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茶是"思考和谈话的润滑剂"。1797年,英国人艾登写道∶"我们只要在乡下,就可以看到草屋里的农民都在喝茶。他们不但上午、晚间喝茶,就是在中午也习惯以茶佐餐。"据此可知,英国当时(     
A.垄断世界茶叶贸易B.文学创作成果丰硕
C.失地农民蜂拥入城D.饮茶之风相当盛行
9 . 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牧师患痛风被中国的艾灸治愈,他敏锐地注意到艾灸的价值,迅速收集有关资料并出版书籍,很快引发了艾灸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流行。中医一度成为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养生调理、治病诊疗的潮流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东方知识丰富欧洲医学研究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补性
C.中国医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
2022-07-01更新 | 79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西方学者利奇温曾说过:“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由此可见,当时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B.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
C.资本主义文化引领时尚D.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22-06-05更新 | 484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