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7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一些诸侯国君和宗族、贵族对国家政务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说明当时(     
A.臣民参政权力提高B.贵族与君主矛盾激烈
C.封建制度开始建立D.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2024-03-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与后代皇帝从深宫中下达命令不同,周天子频繁巡行于多座都邑之间,定期到访各地“官署”,实行“流动办公”,主持册命仪式、处理地方的各项政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局势尚不稳定B.统治权力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受到制约D.王权的影响力拓展
2024-03-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3 . 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西周时期则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被分封到地方建立诸侯国。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     
A.使西周政治制度走向完备B.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使周王受到民主传统制约D.使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
2024-03-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人才乏善可陈,甚至维系正常宗室贵族生活都出现了困难。这一现象反映了(     
A.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衰落B.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利益集团缺乏持久历史适应性
C.儒家主流地位旁落D.旧有社会秩序遭受非血缘制度的冲击
2024-02-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5 . 战国中后期,大量东方“客卿”入仕于秦,《史记》曾说“言从衡(纵横)彊(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如魏人范雎在秦国拜相,献远交近攻之策,积极策动秦军攻打包括魏国在内的三晋之地。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缺乏家国情怀B.秦晋两国文化同源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D.秦国变法内容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前的石峁遗址具有多重石砌城垣,考究的城墙垒砌技术,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和祭祀基址,随葬玉器、殉人等高等级大型墓葬以及众多精美的玉器、铜器、鳄鱼骨板等稀缺物品。据此可知,石峁文化(       
A.存在复杂化的社会组织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C.有成熟的城市建设规划D.与其它区域文明交流频繁
7 . 如图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国始设丞相至秦王赢政时期的22位丞相籍贯分布图。这表明秦国(     
A.贵族政治趋向瓦解B.选才标准不断改变
C.户籍管理日益松弛D.地域观念逐渐淡化
8 . 如表中是《尚书·盘庚》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上篇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
上篇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
中篇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
A.原始民主传统犹存B.道家思想得到了宣扬
C.具有鲜明敬天思想D.以礼制规范社会秩序
2024-02-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9 . 西周外服制是在继承商代外服制的基础上结合分封制而制定的。在西周的外服成员中,除了附属于周王朝的这部分异族之外,还包括分封到边远地区的大批同姓及异姓诸侯,他们构成了周王朝外服的骨干,代表周天子对其他外服部族进行监视和统治。据此推知,西周的外服制(       
A.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B.消除了民族之间矛盾
C.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2024-0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礼记·王制》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的卿士不再向周天子申报,不再接受周天子册命。命卿制度的变化表明
A.周王的权力日趋衰落B.地方集权统治的弱化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