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2 . 图1和图2是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权力运行示意图。从图1到图2(     
A.文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增强B.君主专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
C.丞相的行政权得到进一步提高D.那国并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2023-02-0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从图1到图2表明(     
A.国家治理水平提高B.黄河改道影响政局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地方行政制度调整
2023-04-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测评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的北宋政区改革

材料一   唐室既衰,五季迭兴,五十余年,更易八姓,宇县分裂,莫之能一。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太宗)雍熙中,天下上闫年图,州、座、军、监几于四百。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

(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析为十八,(神宗)元丰又析为二十三……迨(徽宗)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

——《宋史·地理志》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行政区划不是对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既是一种地理区域,又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这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鹤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北宋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8-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四图反映了福建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2023-08-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有继承也有创新,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图1、图2、图3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是什么?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2023-07-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可以说明唐代(     
A.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诏令B.三省在皇权下相互牵制又分工合作
C.政令在皇帝画可后即交中书省执行D.尚书省在行政实践中发挥决定作用
2023-03-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见下图),雍正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唐崖土司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       

A.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B.自请改土归流实为无奈之举
C.少数民族拥有较大自治权D.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手段
2023-07-16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仅江南一省的赋税就占了全国的三成,科举考试录取更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清政府专门设立了两江总督并增派淮阳总督、安徽巡抚等官员进行协同管理。顺治帝后期,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如下图(图1、图2)。



省界-----府(州)界
图1顺治初期的江南省

一省界-----·府(州)界
图2乾隆年间的江苏省、安徽省

材料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等)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一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以及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照顾各民族的需要。同时,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消除民族歧视等工作。这也为世界各国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李正华、张金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江南省的拆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2022-12-06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
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示意图,请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