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表1所示为两组唐代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表中数据最适于研究唐代(     
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府358州1551县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统领府328州1573县

A.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B.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C.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D.监察制度的逐步完善
2022-12-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保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通畅,是国家实现对地方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队的中下级军官专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得到沈静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

材料二   汉代的制度是由董仲舒设计的一套相当清楚的察举制,将过去不是很制度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落实为定期由地方官员选择当地优秀人才送到中央,在中央实习种种政务,然后再派到各处区工作。这样一个察举制度,使得中央和地方一直不断地有人力资源的流转,把地方讯息无时不经过这些实习人员带到中央。

材料三   唐朝真正走向灭亡,应当是唐末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导致的。……唐末的气候并不寒冷,照说不应该有过不下日子的情形,也只能是因为课税太重,而政府上层不了解民情,百姓是在没法忍受的时候,才会铤而走险起来造反。……唐朝政府的上层是由一小群贵族长期垄断的,那些来自民间的科举进士,其中不少也是贵族的子弟。更何况,科举出身的寒士很难真正进入决策阶层。另外一方面,唐朝的地方官员在回避本籍的制度下都是外来者,对地方情形并不了解,而且又经常更换职务。因此,汉代地方官员可以承担的回馈信息的职能,在唐朝并不能实现。于是,小乱变成打乱,打乱连续不断,那么庞大辉煌的朝代,也就在农民的锄头和镰刀下,分裂成许多小国。

——以上材料摘编自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政系统的特点并分析其优劣。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贡献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唐朝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与其灭亡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3 . 下表《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南方经济衰退明显B.地方管理存在缺陷
C.南方人口大量外迁D.北方仍是经济重心
2022-12-2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初,封国领土广大,“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据学者统计,汉初全国有57郡,其中十个诸侯共领有42郡,占比达73.7%,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只有15郡,占总数的26.3%。这一状况表明,汉初(     
A.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B.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
C.诸侯国权力不断被削弱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加强
2024-01-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时间(公元)所统计帝王、国君总数美谥平谥恶谥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前841-前221年23416570.63916.63012.8
前209—1911年32429089.325892.7
(注: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6 . “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下表是西汉时期部分“太傅”设置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太傅”的设置是出于(     
西汉王国太傅表(部分)
时间太傅名个人出身或素养任职国
文景辕固儒者清河
武帝夏侯始昌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昌邑
宣帝庆普儒生东平
A.重用儒生确立儒学正统地位B.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
C.完善察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引领向学风气推动基层教化
2024-04-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西汉诸侯国“相”的秩级统计
时期秩级(官员职位等级与俸禄待遇)
高祖时期天子之相与诸侯之相都可称“相国”
惠帝时期只有天子之相可称“相国”,诸侯之相只能称“丞相”
景帝时期诸侯之相下降到九卿之列,秩中二千石(比两千石高)
武帝及以后诸侯之相逐步与郡守同秩,降为二千石,位在郡守之后
表中诸侯国“相”的秩级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丞相制度渐趋消亡B.行政层级愈发细密C.察举制度得到完善D.大一统国家逐步巩固
8 . 如表所示,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时的一种口谕或文书。《罪己诏研究》将历代罪己诏作了一个较为粗略的统计。这反映了(     
类别数量百分比
天灾15562.7%
人祸4217.0%
自省6024.3%
总数总计247次,其中10次颁布时机不具备单一性
A.皇权与相权矛盾的缓和B.君权受非制度性的限制
C.“君权神授”被彻底否定D.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2024-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下表是根据汪受宽《谥法研究》一书进行的部分统计。

时代获得谥号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臣子(位)
先秦23430缺少资料
秦朝秦始皇以臣子与后人无资格评价自己为由,废谥法制度
两汉时
231西汉数量为多:赵幽王、
淮南厉王、齐厉王、广陵厉王、燕灵王、长沙
刺王、燕刺王等
明朝150仅鲁荒王 1人
清朝13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任意部分或整体),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是来自某历史学者的统计。他试图以此说明魏晋时期(     
(曹)魏太仆何夔一(西)晋太傅何曾
(曹)魏豫州刺史贾速一(西)晋司空、尚书令贾充.
(曹)魏尚书卫觊一(西)晋司空、尚书令卫灌
(曹)魏司徒王昶一(西)晋司空王浑
(曹)魏尚书令裴潜一(西)晋司空裴秀
(曹)魏司徒陈矫一(西)晋大司马陈骞
(曹)魏_上党太守羊衢一(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
(曹)魏尚书仆射杜畿一(西)晋曲州刺史杜怒.
(曹)魏东郡太守王机一(西)晋御史大夫、守尚令王沈
A.士族集团勾结成风B.朝廷朋党之争严重
C.统治集团的封闭化D.地方割据势力增长
2024-02-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