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时间(公元)所统计帝王、国君总数美谥平谥恶谥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前841-前221年23416570.63916.63012.8
前209—1911年32429089.325892.7
(注: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2 . 汉初,封国领土广大,“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据学者统计,汉初全国有57郡,其中十个诸侯共领有42郡,占比达73.7%,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只有15郡,占总数的26.3%。这一状况表明,汉初(     
A.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B.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
C.诸侯国权力不断被削弱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加强
2024-01-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1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西晋280年240000016160000
A.社会秩序的变动B.户籍制度的调整
C.中央集权的消长D.人口的大量流动
2023-04-21更新 | 92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西汉诸侯国“相”的秩级统计
时期秩级(官员职位等级与俸禄待遇)
高祖时期天子之相与诸侯之相都可称“相国”
惠帝时期只有天子之相可称“相国”,诸侯之相只能称“丞相”
景帝时期诸侯之相下降到九卿之列,秩中二千石(比两千石高)
武帝及以后诸侯之相逐步与郡守同秩,降为二千石,位在郡守之后
表中诸侯国“相”的秩级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丞相制度渐趋消亡B.行政层级愈发细密C.察举制度得到完善D.大一统国家逐步巩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下表是根据汪受宽《谥法研究》一书进行的部分统计。

时代获得谥号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臣子(位)
先秦23430缺少资料
秦朝秦始皇以臣子与后人无资格评价自己为由,废谥法制度
两汉时
231西汉数量为多:赵幽王、
淮南厉王、齐厉王、广陵厉王、燕灵王、长沙
刺王、燕刺王等
明朝150仅鲁荒王 1人
清朝13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任意部分或整体),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6 . “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下表是西汉时期部分“太傅”设置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太傅”的设置是出于(     
   
A.推动儒学传播B.巩固国家统一
C.完善官僚制度D.强化地方治理
7 . 家国情怀
       《国语·郑语》《左传·昭公四年》之“九州”专指某国某地;《吕氏春秋》中将“九州”与天上星象对应起来,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也有九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域之意;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唐代孔颖达将《毛诗·大雅》中“内奰(b1本意是壮大)于中国”解释为“中国是九州”;“思九州之博大兮……‘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诗词作品中的“九州”意象,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九州”的内涵。

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太平寰宇记》一书统计出,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

       ——改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三地新置行政区的变化与经济开发程度的关系。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问题时常使用的概念。“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
(3)概述我国汉唐、明清两个时期边疆政策的特点和表现。
2023-05-08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贞观元年(627年),唐朝依“山河形便”将全国划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江南道等十道。贞观十三年,户部按照道统计各州县的户口、赋税等情况,魏王李泰在此基础上采取“分道计州”的方法编纂了唐代第一部地理总志《括地志》。由此可知,唐初的“道”(     
A.是统辖州县的行政区B.提高了地方治理效能
C.是继承汉制的监察区D.构成了全国交通网络
2024-04-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9 . 1275 年,元朝政府在中庆(今云南昆明)实行屯田,并以该地为中心修筑驿站。次年,修筑乌蒙(今云南昭通)至四川的“石头门旧道”“水陆皆置驿传”。据学者统计,元代在云南境内共设驿站78处。这些驿站的设置(     
A.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B.拓展了元朝西南疆域范围
C.密切了云南与中央的联系D.推动了云南地方势力膨胀
2024-03-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情况(       
A.表明明朝官僚机构的膨胀B.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C.说明内阁的辅助作用不大D.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年轻化
2023-03-15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