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据《乾隆朝上谕档》记载,军机处承办的上谕称:“乾隆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主巴喜虽无在场喝令情事,但违禁重利放债,且令家人住宿索讨,殴毙护军,情殊可恶。仅拟降调不足蔽辜,巴喜著革职发往拉林种地,余依议。钦此。交内阁改签。”据此可知,军机处(     
A.常行使决策权B.是内阁的领导机构C.负有传达职能D.有权处理司法案件
2023-10-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据《元典章》卷四的《外省不许泛滥咨禀》记载:各行省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要求各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据此可推知,元朝(     
A.行省制兼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渐激化
C.中央政府简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D.行省制度蕴含着分裂因素
2023-09-24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9月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下是历史上有关民族关系的史料。

①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

②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③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军队),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④“北有狂虏(辽),西有黠羌(西夏)……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A.春秋B.西汉C.北宋D.清代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请将材料一中有关民族关系的史料与相应的时代对应起来。(填写字母)。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并指出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处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023-09-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郊祀

材料一 郊祀,是中国古代由统治者祭祀天地日月、名山大川、四时百神、鬼魂祖先等各种神灵的国家祭祀。君王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在黄帝时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传统,而且历代沿袭不辍。周代郊祀诗《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材料二 针对原王国地区礼俗各异、神祇众多的情况,汉武帝通过修郊祀、建封禅等一系列的礼制改革来统一管理民众的风俗信仰。建元元年(前 140) 五月,武帝下诏修整因战乱而被废弃的山川祭祀,改由各地祠官统一管理。元鼎初年(116年),以太一神为中心,在全国修建泰畤。泰畤坛不仅祭祀太一,还祭祀黄帝、阴阳使者等东方神灵。

材料三 在孝文帝之前,北朝的郊祀活动多与北方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宗教有密切关系,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具有突出的地位。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在洛阳近郊举行郊祀,废除了在西郊进行北族式的祭天礼仪。王夫之评价为:“弘(孝文帝)始亲政,作明堂,正祀典,……修舜禹周礼之祀……。”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西周和西汉郊祀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郊祀制度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对孝文帝修改郊祀制度进行简要说明。
2023-07-1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唐代、宋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处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图片中不同朝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制度名称,并分析其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实行群相制度,宰相们于政事堂集体议事。但根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先天年间,“军国庶务,多访于(姚)崇,同时宰相卢怀慎、源乾曜等但唯诺而已。崇独当重任”。这表明,唐朝(     
A.集体议政原则存在缺陷B.宰相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7 . 土官世袭本是土司制度最重要的表现特征之一,但《土官底簿》(记载明初至嘉靖十九年广泛设置于西南边疆的文职土官授职、请袭等信息)中常见的记载形式却是,土官授职之时,必称其不与世袭。这一做法(     
A.反映土官世袭制度已被废除B.实证改土归流的大规模实施
C.宣示中央对地方管控的权威D.表明明清民族国家开始奠基
2023-07-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宋的《朱子语类》记载,“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       
A.强干弱枝是北宋溃败的制度原因B.积贫积弱是两宋时代的重要特征
C.王安石变法导致中央集权的离散D.冗官冗兵导致地方财政日趋困难
2023-09-0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此事《旧唐书卷六四·列传一四》有如下记载:

材料   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武门之变的特点。
(2)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志是记载地方情况的百科全书,“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宋朝,地方志逐渐定型。明清时期,朝廷统一规划方志体例内容,基本涵盖疆域、风俗、户口、学校、祠庙、人物等纲目。人物纲目往往下设忠臣、孝子、列女等目。风俗则记载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衣食住行、岁时节日等,修志者会对习俗美恶进行褒贬,“以示惩劝”,并肯定一些地区“虽在边土,亦与中州无以异也”。贵州、广西等地的地方志大多专设《土司》条目,对土司的守土之功予以肯定;还尤重学校、选举等条目,详载本地书院、社学,以激发学子崇学之情。

——摘编自刘永强《明代方志功用说探研》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地方志的编纂进行改革和创新。“旧志卷首常列圣制一门,尊王之意也,而今删去圣制一条。”“星占”、“象数”等内容多被“经纬度”、“气候”等取代;礼乐、列女等门类逐渐减少,增添了实业、交通、金融、卫生、外交等新生事物。有些方志将大事分为国际、国内两栏,将电线、铁路、公路、县城等以图例的形式清晰标注,并为一些实业家和革命党人进行记述宣传。

——摘编自萧放《近代以来新方志学研究与编修实践》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地方志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民国时期地方志编纂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编纂地方志应该包括的要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