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唐代奚人质子热坏(简体)、壤墓志载:“原夫轩丘有子,朔垂分王,代雄辽碣,厥胤繁昌。"轩丘”当指黄帝,即将吴人始祖追溯为黄帝。将祖先追溯为炎帝或黄帝等三皇五帝,在边疆民族史中司空见惯。上述材料反映了
A.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B.正统思想的影响深入
C.民族认同感的加深D.论证政权合理性的需要
2020-10-01更新 | 185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
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D.民族隔阂在增大
3 . “饮酪”一直是胡族典型的饮食习惯,汉族人鲜有饮酪者。十六国北朝时期,饮酪才慢慢在北方仅族社会生活中普及。这一变化表明
A.北方民族交流加强B.胡族饮食结构更科学
C.南北经济联系扩大D.中原畜牧业发展迅速

4 . 材料一   太宗(对少数民族),方务怀柔……卒用彦博(温彦博,人名)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字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部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伴。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熙帝在统治少数民族是指出,治之得其道——柔远能迩。雍正帝则指出统治少数民族要注意“从俗从宣,各安其学”。乾隆帝进一步指出: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要“宽猛互济”,“恩威并用”。

材料三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初与唐初在民族措施、政策方面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孙中山民族思想提出的背景并指出其民族思想后来有何新发展?
5 . 康熙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D.维护祖国统一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
6 . 据学者研究唐朝羁縻制度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唐朝羁縻制度基本情况表
羁縻类型数量基本情况中原政权对其发文格式
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约70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于中原政府等。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
内属国约14如渤海、疏勒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领土,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
“敌国”和“绝域之国”约16如吐蕃、回纥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由此可知,唐朝的羁縻制度
A.朝廷无法控制羁縻州县
B.激化了中原与边疆的矛盾
C.旨在推动儒家思想传播
D.有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7 .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
B.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