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中世纪中期西欧一些庄园的会计账簿简况。据此推知,当时西欧(     
序号简况
收入慢慢地由实物转向货币
采用序时日记账,最后对每个单项进行结算汇总
有双重会计度量单位—货币和实物
采用繁琐的文字叙述记录信息
A.管家地位逐渐提高B.庄园内部关系复杂
C.基层治理较为规范D.世俗教育取得成就
2024-05-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英国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体,辅之以教会、行会及零散救济养老。在近代早期,伴随人口倍增、贫困程度加深,社会环境巨变,英国养老模式发生了变化。教会养老模式收缩,政府改自由放任为积极参与,采取立法、增加财政支出、强征济贫税、建立慈善院等多种措施解决养老问题,在养老问题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同时,私人慈善、民间经济组织也参与到养老中来,英国养老模式由宗教性向社会性蜕变。转型后的养老模式卓有成效,老人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平均寿命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养老措施大多为托底型的最低标准,难以顾及老年人的感受。

——摘编自《英国近代早期的老人生活问题与养老模式》

材料二   1979年,英国政府推动市场化改革,鼓励福利混合经济发展,强调国家角色的缩小与个人自由及责任的扩大,将市场机制引入福利供给,政府致力于减少居住性照顾,引入私营部门作为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社区照顾服务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养老服务提供者与老年人共同商榷,以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凸显老年人的权益。

——《从消费主义到民主主义:英国养老服务的理念转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养老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英国养老模式与近代早期英国养老模式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东西方社会的基层治理】

材料一   明代,王阳明平定匪患,颁布十家牌法。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不得大兴词讼。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十家牌法:某县某坊,某人某籍………右甲尾某人、右甲头某人。十家当家人轮流当值,每日酉时,持牌到各家,照牌审查。某家某夜少某人,往某处、干某事等,如有可疑,立即报官。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

——摘编自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材料二   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在易北河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德意志西部、英国和瑞典,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17世纪,在西欧和北欧,传统庄园领主仍然享有广泛的特权:农民每一年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免役费、农民土地交易时需缴纳交易费、领主垄断食品加工工具的垄断权,农民负担很大。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18世纪,虽然农民在村社已经形成政治实体,但社会影响力有限。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其取得进步的历史背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基层治理是一个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过程,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特征与乡里两极架构始终存在。周朝依托乡官采取礼治教化的治理模式,秦汉在乡以德化中心,在里采取什伍监察设计的乡教里治模式。隋朝时期乡的功能开始弱化,里正成为乡村的真正领导,形成乡辅里主的治理模式,乡官开始职役化。宋朝先是采取乡里制,经王安石变法发展出保甲制度,皇权对基层控制加强,同时带有基层自治精神的民间乡约、社学、社仓均有重要发展。明清时期,里甲、保甲管控开始主导基层治理实践,而且与自治机制相融合。我国基层治理的演变过程表明,国家政权对基层治理的干预和控制整体上是增强的。强政府、强管控的优势有利于社会统一有序,弊端是治理人力、财力与管理成本增加,基层活力不足。基层治理同时承担多种职责,因此基层治理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

——摘编自王伟进、李兰《我国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基层治理对我国当前基层治理的启示。
2024-03-2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2-13世纪,西欧的城市居民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了城市的自我管理权利,城市居民不再受庄园法庭管制,可以自己去选市长、议员、法官等等,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市民掌握庄园管理权
C.打击了国王的封建统治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基层自治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们的最初动机只是一种求生存的需要,只是想从领主那里要来人身自由的权利,要来自由经营工商业的权利。他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自己能有新的生活,而不是重入别的领主的枷锁。当他们的个人要求汇聚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种集体指向,取得自治权就成为共同目标,因为城市自治是市民个人自由的前提。

——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8301880是英国地方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实质性阶段。……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第一次高潮也出现了。1834年《济贫法》改革、1847年《乡镇改革法》、1848年和1875年卫生改革、1870年《公共教育法》等相继出台,确立起英国地方政府新的管理体制。地方行政机构不再由中央任命,而由地方选举产生。上述每一个立法都规定建立一个互相分开并均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地方行政机构。

——张钢,李廷《英国地方政府管理》

材料三

治理模式主要特征
美国1)社区被赋予自主规划和治理的权限;(2)第三部门发展程度较高,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3)借助市场化机制完善社区治理。
英国1)建立了政府、NGONPO、社区、私人企业等多方的多方互助合作关系;(2)政府下放权力,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日本1)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2)市民组织和町内会等组织成为了社区居民多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

——边防,吕斌《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实质,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69年,英国开启了社区发展计划,将其作为减轻城市贫困的重要手段。国家选择了12个城市的贫困地区进行实验,涉及就业、收入、住房、重建、教育和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至1976年,政府却削减资金,最终导致项目结束。这一过程表明(       
A.居民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B.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C.经济阻碍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D.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形成并发展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独立前具有种族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击,建设新的社区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通过基层组织的改造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平衡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     
A.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B.基层治理产生多重功效
C.政治独立保障了经济发展D.构建了和谐的种族关系
2023-05-26更新 | 82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