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山西疫情多发,面对疫情,民众积极慌乱自救,寄予神灵祷告祭祀;乡绅宗室协同医者通医施药、输粟煮粥、捐棺安放枯骨;地方官员大力支持与表彰乡绅之举,施医送药,开仓放粮,参与到民间祭祀中重修寺庙,寄予朝廷请求赈济。嘉靖时期,朝廷及时回应,大力提拔有作为的地方长官,树立典范,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或减免田租招募流民,在军营内推广食用草药预防疫病,隔离病患避免传染扩大。

——张娜《危情与控制——明中后期山西疫情治理考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血吸虫病遍及我国大部分省市,患者约一千万人。1955年11月,毛泽东听取了汇报后,作出了关于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指示。不久,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成立。首先,各省、直辖市卫生部门建立了不同层次的防治机构。其次,集中了全国的科技力量,建立了包括卫生、农业、水利和兽医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的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最重要的一点是依靠群众力量,各个疫区在消灭钉螺(血吸虫宿主)管理粪便等方面,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取得了良好成效。到1959年,共有528万患者得以治疗,血吸虫病在65%的流行地区基本被消灭。

——摘编自张牛美《1950年代政府主导下的湖北血防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山西地区疫情防治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血防”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这运动的时代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盛疫爆发频繁,往往伤亡惨重。为丁做好灾前预防,明王朝设有专用救突的预备仓制度,疫灾发生后,可以起到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减轻灾民负担的作用。……在疫情较轻据的时候,官方只免费向民众施药。在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往往饥荒相伴,官方常常施药和施粥相站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病死者众多。明朝还创建义家组织助葬。……此之外。明代在中央设太医院,地方设惠民药局,分工合作,各司所职。政府和医家还重视瘟疫研究,出现了如《痘疹心得》《瘟疫论》等大量蕴疫防治的医书。明代的民间救助在应对瘟疫究害时,也常表现得校为活跃。除却亲属社会关系之外,非亲属中的同年、同乡、邻里、朋友、同僚、主客等社会关系,以及各种慈善和救济组识在瘟疫教助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政府对疫灾后重建也比较重视,采取安抚政策,抚恤灾民,包括量情减轻或减免地方赋税、徭役、军投负担、赎还被卖男女、制止疫区犯罪、移民到疫区、招抚流民复业等等。

——摘编自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等整理

材料二   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主张“废止中医,不用中药”,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中医联合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迫使其收回成命。1929年,在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上,通过了余岩(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出了消灭中医的六项办法,即:①限期登记“旧医",②训练“旧医";③定期限制“旧医”使用营业执照,④禁止登报介绍“旧医",⑤禁止“非科学”医学的宣传,⑥禁止设立“旧医”学校等。当即引起全国中医界的群起反对。1929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医以防经济侵略”的口号,130多个团体组织了联合请愿团,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当时的国民政府一面压制、解散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一面允许在第二年成立中央医馆,有些地区可设分馆、支馆。但中医在政治上、法律上仍受歧视。国民政府规定中医学校不得列入教育系统,命令其改称为中医传习所,并禁止中医使用听诊器和注射器等。

——摘编自《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一——摘编自《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抗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代出现大量瘟疫防治医书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0世纪初期中医发展受挫的原因。
(4)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医的认识。
2020-07-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是医学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华佗、张仲景、程高等名医,也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症论》等经典医学著作,记载了不少应对疾疫的医药措施。两汉时期,在疾疫爆发后,会选择医药治疗作为疾疫应对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东汉时期,医药治疗已经成为常态的应对机制,一般会由中央政府出面,派遣大员带领医护人员和药物巡行疫区。疾疫爆发后,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帝王自责、改元、免除相关人员职务、大赦、减租赋、罢娱乐、赐财物、厉行节约等,进行禳疫(祈祷.鬼神消除灾殃),以减轻疾疫损失,抚慰百娃心理。

——摘编自潘明娟、王社教《两汉疾疫及其应对机制初探》

材料二   宋朝已经基本建成了蔚为完善的官方医疗体系,富庶的经济也使得朝廷有能力在瘟疫期间为百姓提供更多支援,而便利的交通与相对较小的领土,也让医疗救助能够达到帝国的边疆。清朝的会馆公所和善堂基本继承了古代安济坊、居养院、惠民和剂局等机构的职能,只不过创设者由朝廷走向民间。清朝后期,地方官府往往会在兴办医药局等的抗疫事业中予以支持,而乡绅的活跃又能保证地方“善政”在官员迁进后依然保持稳定。

——摘编自2020—02—12《解放日报》刊载江隐龙《江南“抗疫”两千年》

材料三   16世纪英国鼠疫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出境,如有违者,立即逮捕,所有财物一律充公”,以实施严格的疫情隔离措施。这一法令与规范劳动力不得随意流动、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劳工法令》相结合,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后来英国的《政令大全》逐步完善,成为防疫减灾的重要法律基础。

——摘编自张金平《古代疫情社会危机及应对路径》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汉医学快速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应对疾疫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况宋古代抗疫措施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应对疫情的手段和目的。
2020-07-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孙关龙等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传播范围超过2个省域的特大疫情,公元1~12世纪出现3次,13~17世纪出现5次,18~19世纪出现5次。这一趋势反映了古代中国
A.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B.中央集权的趋势加强
C.各地区交往日益密切D.防疫医疗技术发展滞后
5 . 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2020-07-11更新 | 4135次组卷 | 5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
2020-07-01更新 | 5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 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盖中土风俗,平日视医学为末技,待医士如贱工。

——(英)合信《医学五种》(1858 年)

材料二: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 2 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 162 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 491 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

材料三: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 18、19 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縞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


(1)阅读材料一,概括阻碍传统中医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
2020-06-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1917年10月26日,列宁向俄国新工人政府宣读了布尔什维克关于和平的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结束屠杀,拥抱国际团结,但被两个好战的大国置若罔闻。但是他们甚至列宁本人都没有意识到:如果布尔什维克的和平提议被采纳,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就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从1917年末到1920年,流感病毒在全球迅速传播,平民付出了特别沉重的代价。1917年,当布尔什维克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基于和平的新起点时,资本主义政府有一个不同的议程。他们想要帝国主义的胜利和帝国主义下的和平。这意味着,当流感这样的灾难爆发时,他们没有停止战斗的意愿,也没有将从大规模屠杀转向大规模关怀的意愿。病毒没有国籍,它是国际性的。国际主义和集体行动对人类的贡献可能远远超过对国家掌控权的争夺和对自由市场的冷酷算计

——摘编自【英】约翰.威斯特摩兰《1919年西班牙流感的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代……已经产生注病观念,这是一个进步。病情久延,反复发作,或注意旁人者,均被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称为注病。

《诸病原候论》卷24生注、死注、食注、殃注一览表

注名

传染途径

生注

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上,与病者相似,故名生注

生者—生者

死注

人有病注死者,人至其家,染病与死者相似,遂至于死,复易传人,故谓之死注

死者—子孙

殃注

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症状,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

死者—子孙

食注

人有因吉凶坐席饮啖,而有外邪恶毒之气,随食饮入五脏,沉滞在内,流注于外,使人肢体沉重,心腹绞痛,乍瘟乍发,以其因食得之,故谓之食注

食物—人

——摘编自于赓哲《弥漫之气:中国古代关于瘟疫“致”与“活”的思维模式》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在工作大规模展开后,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很多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的工作。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全国各地也都做了不少工作。1951年9月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均大大减少。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传播途径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及主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伍连德(1879—1960),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台山,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7年,素怀报国之志的伍连德放弃马来西亚的优裕生活,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校长。1910年冬,东北爆发鼠疫。日、俄两国借口保护侨民,妄图攫取我国警务与防疫主权。伍连德临危受命,赴东北领导防疫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实地调研,亲自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指出此次鼠疫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首次提出“肺鼠疫”概念,提出了“所有在西伯利亚边境的满洲里和哈尔滨间的铁路必须严格的管制”;“将由东赴直之行旅一律入所(检疫所)五日,俟诊断有无病毒后始准其前赴各属”;“被分为四个区……一发现患者,立即送往防疫医院,并隔离其亲属和其他接触者”;用石灰、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制造和佩戴口罩等建议。这些建议被一一实施,仅用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

——摘编自王银《1910—1911年东北鼠疫及防治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解决东北鼠疫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伍连德解决东北鼠疫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