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请求美国援助。美国总统罗斯福认识到,如果不援助英国和中国等国家,美国的自身安全和利益就会受到侵害。1941年3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罗斯福可以依据法律向盟国援助,使孤立主义者找不到攻击的法律依据,在国内掌握了主动权;盟国不付利息、不用现金就可以获得美国的物资援助,解决了盟国间经济合作的障碍;美国也可以获得盟国提供的大量原料和其他物资,保证军工生产。在租借法案执行期间,盟国得到了美国近5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其中英国最多达270亿美元,苏联为110亿美元,中国为15亿美元。盟国间经济上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调配资源,解决作战物资的供应问题,及时有效地在军事合作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姜桂石《经济合作是盟国合作的纽带》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推行《租借法案》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租借法案》的影响。
2020-09-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法国从“革命的年代”走向“资本的年代”,现代法国由此奠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一直不间断地用手中的笔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毋庸置疑,至少就思想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00年,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草案拟出后,参政院先后召开102次讨论会,其中97次由拿破仑亲自主持。他在会议上经常十分内行的随口引证罗马法典,使与会者大为叹服。他主持的会议常常是晚上9点开始,有时延续到次日清晨5点。《拿破仑法典》曾被广泛采用并影响至今。

——据【德】路德维希《拿破仑传》等整理

材料三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法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这是由多种重要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有一点不可忽略,这就是拿破仑三世明智的经济政策,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至一战前,法国的钢产量增加了3倍;汽车产量仅次于美国;电力生产以每年14.5%的高速度在增长;新兴的化工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名列世界第三;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资本主义农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旺代尔、施奈德等公司控制着全国铁矿、煤矿、冶金、机械等重工业部门。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向“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的主要思想武器,概括说明“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大革命的贡献,并简析《拿破仑法典》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推动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的“经济政策”所奉行的原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0-12-1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4 . 有着高超建筑艺术水平的布达拉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的成就而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宫内拥有大量雕塑、壁画……特别是精刻藏文大藏经、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均是稀世之宝。

据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 7000 名技术工匠和乌拉差役参加劳动。清朝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

——摘自《西藏风物志》

材料二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的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布达拉宫也是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唐语等《布达拉宫建筑初探》

材料三


在18 世纪上半期开始保护西藏以后,充当西藏与中国之间缓冲剂作用的土司的存在价值明显降低。1723 年,清朝废除丽江的(原有制度),由中央派去的官员管理当地……此后,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贸易发展超乎以前。这也是盛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被称作茶马古道的贸易之路上,每一处交通要道都有藏族经营的旅馆,装满货物的马帮来回穿梭。

——摘编自上田信著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明清时代·海与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2)围绕对布达拉宫建筑特色和悠久历史的认识,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史实,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阐述:①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②布达拉宫是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3)指出材料三中“清朝废除丽江的(原有制度)”后实行的措施及大规模实行这一措施的皇帝。 新中国成立后,在青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概述这一制度实施的背景。
2020-07-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发展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虫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清康熙十八年(1679)下诏:“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朕万几余暇,思得博通之仕,用资典学。其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勿论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举所知,朕将亲试焉。”诏下发后,各地共推荐了188人应试。实际应试152人,录取了50人,其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录取的50人集中在江浙。其中江苏23人,浙江13人。俱授为翰林院官,入史馆,纂修《明史》。

                                                                    ——《清代的两次博学鸿词科考》

材料三: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在梦中得到爱情,因对爱情的渴望而死,又因对爱情的追求而复生的少女杜丽娘的形象。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当时有艺人唱到伤心处,竟伤心肠断,死在舞台上。清朝时,《牡丹亭》场景出现在杨柳青年画之中,使其更加脍炙人口。

1959年初,叶剑英元帅观看上海戏曲学院昆曲班的学生表演《牡丹亭》的一折《游园惊梦》。学生们的精彩演出,深深地吸引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应叶帅的要求,学生们又加演了一折《拾画》。

当代著名剧作家白先勇先生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的前提下,对《牡丹亭》进行了全新改编之作,内容更加精简而富有趣味,故事起伏跌宕,用现代的方式再次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2005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首演,并获得空前的成功。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黄宗羲坚持此说的社会背景。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康熙崇尚儒家文化的表现,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3)针对传统文化,学界常有“守正”及“创新”两种论调,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根据材料三概括创新在昆曲《牡丹亭》数百年长盛不衰中的作用,并指出《牡丹亭》在昆曲中的重要地位。②对传统礼制的遵循,是平遥古城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之。
2020-07-0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二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

——摘编自郭华格《法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消灭政治自由”和“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法律标志。结合该法内容,阐释各派间实现平衡的表现。
2020-11-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7世纪,英国出现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德华·柯克(1552~1634),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作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材料二目录(部分)

第十章第二次内战1648

第十一章克伦威尔和国王的处决1649

第十二章共和国及其敌人1649

……

第十五章长期议会的终结1651-1653

第十六章护国公制的建立1653

第十七章克伦威尔的国内政策1654-1658

……

——[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材料三1688年7月,两党领袖中的七位政治要人起草了一份邀请信,派密使送往荷兰,要求荷兰的执政威廉(詹姆士二世的女婿)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接到邀请喜出望外,率军队在英格兰西部地区登陆。威廉登陆后,很长时间没有英国人前来归顺,但渐渐地终于有一些重要人物归顺过来,詹姆士众叛亲离,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这一事件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这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的历史功过,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克伦威尔的对外经济举措。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这一事件”的经过,分析该事件对英国“后来的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2020-11-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出,“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请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概括并逐条列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波兰遭受危难的时候,一位苏联外交家曾对记者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签订了条约后,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丘吉尔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是高度的现实主义。斯大林的首要考虑……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斯大林曾说,他在1939年夏天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如果同西方结不成靠得住的联盟,那为什么不联合希特勒呢?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了吗?

——摘编自解力夫《纵横捭阖斯大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材料二   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法国败降,英国危急,为日本南进提供了最后时机。而此时的中国战场,八路军正发动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万余人,正面战场日伪军伤亡达273000余人。这一年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其中陷于侵华战争就有39个师,占其陆军总兵力的7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虽然决心把战争扩大到太平洋和东南亚,但它始终不敢把更多的兵力从中国战场调至太平洋区域作战。1941年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10万人,但仍有140万在中国战场上,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为40万人,这就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被死死地“钉”在中国战场。

——摘编自谭幼平《十年来小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综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纳粹屠犹和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罪恶实质是什么。
2020-06-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这份改革总纲领涉及的具体事情只有一件:“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梁启超受托起草大学堂章程。总纲强调京师大学堂不仅为全国新教育表率,而且将统辖各省所有新式学堂。参照西方各国经验,总纲还规定大学堂必须格外重视师范教育;开设编译局,编写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材,教材分中学及西学;创设藏书楼,广集中西要籍;创立仪器院,以为实力考求之助。地方官李盛铎上折,提出五项重要建议,总理衙门提出创办四原则。日本驻华公使也提出许多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对于章程也有一些不同意见上奏,章程后来进行了修改。戊戌政变后,这项改革得以保留,1902年,第一批学生入学就读。

——摘编自马勇《京师大学堂是如何创建的现代中国的起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创办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原因。
2020-08-1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