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害小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阈上书,极陈外国相遇,中国危险之状;并发俄人蚕食东方之阴谋,称道日本变法致强之故事,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当时举京师之人,成以康有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当初次之失败(1895年广州起义)也,举国舆论莫不日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认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始于“甲午战败”的依据。结合所学,经历“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后,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哪些尝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被时人视为“病狂”或“乱臣贼子”的原因。
(3)1900年以后,人们对孙中山态度发生怎样的转变,结合当时社会变化说说人们态度转变的原因。
2023-06-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从2008年起,通过互联网等媒体隔年发布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文化遗产。最早列入名单内的此类遗产包括南极洲的斯科特小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的近代上海建筑等。这说明,文化遗产保护(     
A.颇受网民关注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C.面临新的挑战D.存在厚古薄今倾向
2023-03-15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期间,开设了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四科,教授弟子研读经史礼乐,探究兵,农、水、火诸学,学习骑射、歌舞及拳法武艺。这可以折射出当时
A.书院教育向近代化迈进B.士大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程朱理学思想影响深远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已萌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订立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没有最惠国待遇、没有治外法权和协定关税的平等条约;1919和1920年,苏俄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示放弃旧俄在华特权,1924年的《中俄协定》也成为北京政府与革命国家订立的第一个平等条约。这说明,当时
A.列强传统对华条约体系出现裂痕B.德俄借此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C.《九国公约》对德俄均有重大影响D.组建国联奠定了欧洲合作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B.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
C.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D.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魏早期,祭祀以自然崇拜和女性祖先为主。孝文帝执政后改革传统祭祀制度,华夏圣君日益与北魏统治者的血缘祖先结合成为北魏政权的祖先神并与儒家先贤共同成为祭祀的主要对象。这一改变意在
A.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削弱鲜卑旧贵族势力
C.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D.变革传统的社会习俗
2021-05-22更新 | 988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城东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商鞅变法中,符合“便国不法古”的措施是
A.军功授爵B.以庸代役C.整顿吏治D.统一文字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兵书始于西周,历代史籍所辑录的兵书达3380部,23503卷。中国古代兵书言兵却不限于言兵,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有关因素系于一起,从哲学高度观察、评论、解释战争,形成了“舍事言理”论述军事问题的传统。中国古代军事家把“止戈为武”作为思考战争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道”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因素,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军事战略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不仅诸多兵家各抒已见、自立门户,而且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踊跃参与言兵议兵,文人学士也以诗词歌赋来论述用兵得失,他们共同构建了古代兵学的理论大厦。

——摘编自王少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色》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统治,抵御外侮,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创办军事工业等达到“自强”的目的。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学堂,向西方列强派遣留学生和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军事书籍。19世纪70年代的海防大讨论,改变了以往“重陆轻海”的传统,确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战略思想,清政府在国防政策、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军事思想的近代化。但在甲午战争中,清军作战思想落后的弊病充分暴露出来,改革军制成为朝野一致的呼声。

——摘编自彭永《晚清军事思想变迁考察》等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奉行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邓小平抓住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现代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强调军队建设应以现代化为中心,以“百万大裁军”为突破口,踏上了精兵之路。

——摘编自陶七一《中国共产党80年建军思想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军事思想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实践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军事思想的重要影响。
2020-12-14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2年,陕甘宁边区规定:公荒,由政府分配给抗属、难民、贫农开垦,并归其所有,在一定期限内,免除或减少其税收。有的地方“仍旧保存着个人的土地、耕畜、生产工具和各种财产的私有权,但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却把他们的人力、畜力以至生产工具几家合作起来进行集体劳动”。这些举措
A.废除了封建性剥削B.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解决了边区的抗日物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张在中央实行“议郎”制度,要求以府县为范围,约每十万户中公举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士”充当“议郎”,这些“议郎”不仅可备皇帝顾问,而且还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康有为这一主张
A.沿袭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B.奠定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
C.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共和”理论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2020-09-28更新 | 661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