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23-24高三上·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

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患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392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谈及西周的封建制时,唐朝官员长孙无忌说:“缅惟三代封建,盖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据此可知西周推行分封制(     
A.旨在通过怀柔政策加强周天子的统治B.直接实行了东方地区的先进政治制度
C.加强了周天子对东方地区的直接控制D.实现了由部族国家向疆域国家的转型
2023-05-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023·河南濮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代,礼乐制度将德和礼紧密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被一看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各安其位,做自己的事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这说明,周代礼乐制度(     
A.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B.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
C.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
2023-05-03更新 | 7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湖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学者研究,商代“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王之下还有诸多巫官,“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西周后,王不再兼任巫之职,巫官的职能也逐渐被其他世俗官职所取代,只集中在宗教的某一方面。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王权与神权相脱离B.天子不能有效集权
C.人文理性色彩增强D.国家机器运转有序
2023-04-11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中个人的能力。这种做法(     
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     
A.使周王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B.强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
C.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D.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
10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