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2 . 统一六国后,秦王朝为了“行同伦”而开展大规模的“整饬异俗”活动,“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规范了纲常伦理
C.传播了儒家思想D.增强了文化认同
3 .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今河套平原一带)。秦始皇在此地设置了三十四个县,并从中原地区迁来大量人口。这些举措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消除了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
C.阻断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D.埋下了边疆武将割据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般人都不认识诏书上的文字。秦始皇命李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湖北云梦出土的里耶秦简大部分是文书档案,基本都可以辨认。这说明(     
A.文字异形阻碍了秦始皇统一全国B.文字统一促进了政令推行和文化交流
C.文字定型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交流D.文字统一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别
2023-11-08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6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随后,秦朝政府有组织地迁徙一些北方人到岭南居住。秦朝政府的移民活动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扩大了疆域面积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建立了中央集权
2022-02-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交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疆域

隋朝疆域

材料二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选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所示图,概括秦、隋两朝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铁路修筑权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交通运输变革在社会生活领域及世界经济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者侯建新在《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一文中提出了文明“元规则”(meta-rules)这一重要概念。他认为“元规则”指:某种特定文明的首要、起始和关键的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明确定义,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以至渗入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它们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文明元规则的内涵高度稳定,外在表现形式随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借鉴而变换,更随着时代和空间变换而变换,有时看上去甚至面目全非,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种文明都保留着其独有的原始特征。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项中华文明的“元规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统一六国后,“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赵佗任龙川令,他“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秦亡,自称南越武王。汉十一年,刘邦拜为南越王。赵佗推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吕嘉原为越人首领,赵佗使其官至丞相,吕嘉余族官仕为长吏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

吕后时,禁止金铁田器、马牛羊输越,想通过禁运限制南越的经济发展。赵佗请求吕后解除禁令未果,自称南越武帝。

文帝即位后,在承认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赵佗改号,不敢为帝矣,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

历文、景、武三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的和好关系。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赵佗经略岭南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赵佗的历史贡献。
2023-1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四)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习的内容很多是以直观的图片,如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遗址、历史照片等方式出现,它能将复杂的历史问题比较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图是一张汉字变化图片,对其解释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该措施钳制了人们思想发展B.有利于统一文字隶书出现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标志着我国文字走向成熟
2023-11-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