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组织,在中国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下表中自贡书院的演变历程折射出(     
书院名称地址简介
旭川书院贡井文昌宫,后迁至河街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宫鉴桂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公立高等小学堂。
板桥书院富顺县板桥坝嘉庆十七年(1812)甘文凤等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公立高等小学堂。
育才书院自流井王朗云于光绪初年将盐商王三畏堂家私塾改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迁板仓坝玉川支祠,后改为私立树人学堂。
A.书院之间竞争激烈B.清末新政推动书院变革
C.民办书院处境艰难D.民族危机促进书院兴盛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2—1911年,清政府修订新律法,新律吸收了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原则和制度。同时,新律还最大限度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据此可知,清末新律(     
A.宣告了新式司法体系建立B.具有儒法合一的特征
C.体现了布新与承旧的结合D.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教育世界》,系统介绍了国外的教育法制、学规等,为我国清末制定学制提供了参照蓝本。清末教育改革始于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1904年,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05年,清政府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考。1905年,清廷成立了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在地方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学部规定任何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为宗旨,同时注重实业教育的地位。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教育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律本指军队鼓乐的统一音律和军令。商鞅在秦国“改法为律”,分类编纂,统一律文,“以某律”“比某律”论处违法行为。商鞅此举旨在(     
A.废除礼乐文化B.反对贤人治国C.统一道德规范D.加强中央集权
2024-04-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变法前夕,维新派代表李端棻为了推进变法,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奏上《请推广学校折》。李端棻指出“窃臣闻国于天地,必有与立,言人才之多寡,系国家之强弱也”,新式学堂只是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字,多是涉及文化一类,而对于治国理政之道,大多是没有涉及的。“诸学或非试验测绘不能精,或非游历察勘不能确,今之诸馆,未备图器,未遣游历”。他在奏折中指出,新式学堂大都设在京师,“今十八行省只有数馆,每馆生徒祗(只)有数十”,大多数生徒只把读书当成追求荣华富贵的方式,并非真正钻研技术、学问。这一奏折成为戊戌变法中教育改革的指针,之后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名的纲领性文件。

——摘编自程妙洪、吴小丽《戊戌变法中〈请推广学校折〉的主要思想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所揭露的当时教育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并谈谈其对教育的启示。
2024-04-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如表所示是全国选派留苏学生情况。这反映了(     
时间留苏大学生农机专业学生
1952—1957年专业人数人数占比
32个121人22人18%
A.农业劳动力的匮乏B.新中国渴望农业的机械化
C.农业生产方式变化D.苏联农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7 . “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这表明王安石实行免役法主要是为了(     
A.发展农业,奠定富国强兵基础B.丈量土地抑兼并,减轻农民负担
C.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D.抑制高利贷盘剥,解决贷款问题
2024-02-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王朝初期,带有鲜卑部落风气的内侍官与散落于各地的世袭牧官同掌国家畜牧。孝文帝即位后,一方面设置外牧官,加强对地方牧场的管理,另一方面逐步裁撤内侍官和都牧曹职权。原本闲职的汉制职官太仆重新执掌畜牧。部分与拓跋氏亲近,久在北地的汉族士族,也被吸纳进牧官体系中。这一变化的背后,不仅是北魏行至孝文帝时代,农业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孝文帝意图打击草原经济,北魏勋贵醉心汉化,北魏社会文化转型的现实体现。数量庞大的牧官队伍的成立,不仅在政治、经济上推动北魏的发展,且在军事领域铸造了一支强大军队。北魏牧官之制,起身于国家体系粗糙之际,结束于官僚制度成熟之时,对隋唐盛世和国家体系的最终建立,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和影响。

——摘编自马旭东《北魏牧政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牧官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牧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4-01-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94年国家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为指导思想,在全国范围实行税制调整,确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劳务税制,改革所得税制。此次税制调整(     
A.适应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B.突破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
C.宣告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D.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太平天国战后,地方官员虽有意推动“迁善”“自新”,但财力有限,虽有教养机构设立,但并未形成制度化,全国性的推动机制。甲午战争后,振兴工商成为朝野共识,工艺教养在振兴实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改善国际形象,收回治外法权,刑狱变革在新政中处于优先地位,1903年,清政府采纳赵尔巽建议在各地设罪犯习艺所,罪犯习艺所由此成为引入现代刑狱制度的中介。新政期间,由于朝廷的重视,各地督抚、将军、都统颇为关注此事。在制度性的压力下,州县官员和地方精英的积极参与,此前发展并不突出的直隶、山东处于佼佼者地位,而此前发展最快的江浙则处于中游,不具备设立教养机构条件的地区也开始办起工艺教养机构,工艺教养遂得以推广到全国。工艺教养机构的大规模设立对社会救济,城市治安、刑狱体系转型等诸多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徐鹤涛《清末新政与工艺教养机构之推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工艺教养机构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工艺教养机构发展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