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分析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2024-04-16更新 | 219次组卷 | 6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如果从宗教派别区分的话,印度文化可分为婆罗门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伊斯兰教文化、耆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和近代发展起来的巴哈伊教文化。这反映了印度文明(     
A.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B.推动世界文明的融合
C.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D.包含世界所有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     
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
4 . 南亚与美洲的文化。

史料一   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而留存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坚持并实施自己的主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佛教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态。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因是,它未能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遭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却仍能生存下去。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材料一反映出印度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说明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佛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2023-06-30更新 | 416次组卷 | 4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印度笈多帝国时期编写的《摩奴法典》是当时印度教徒生活的基本准则,它宣称每个人的道义责任是遵守自己的种姓传统,参加与生俱来的种姓集团的宗教仪式和活动,无论这种习惯多么粗陋、简单或不可理解。由此可以推断,种姓制度(     
A.得到笈多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B.是影响当时政令不够统一的重要原因
C.推动印度教成为当时印度的主要宗教D.产生于印度教提供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2023-05-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两河流域产生早期文明             ②城邦民主政治的出现
③用莎草纸作为书写材料             ④创造了1到9的数字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随着大城市的出现,各种姓之间的混血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印度法律又制定了“顺婚”和“逆婚”原则。所谓“顺婚”,即高种姓之男娶低种姓之女;所谓“逆婚”,即低种姓之男娶高种姓之女。“顺婚”是允许的,而“逆婚”则被法律绝对禁止。这表明古代印度(     
A.经济发展突破种姓制度B.阶层流通完全固化
C.种姓制度得到法律保护D.血缘关系决定等级
2023-03-20更新 | 347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综合下面所示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时间: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特点: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永远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A.古代西亚的法治文明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C.古代美洲的宗教神学D.古代日本的幕府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