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     
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
2 . 西方考古学家在印度发现了“阿育王石柱”(建于公元前245年),石柱上有阿育王的诏谕:“今后每年地方官必来朝拜,因为这是无上正遍知出生之地。特谕减免蓝毗尼地区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石柱铭文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B.岌多帝国的对外扩张
C.婆罗门教文化的传播D.古代印度的国家治理
2023-05-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长期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除文学性描写外,史诗还包含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成分。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A.是婆罗门教的经典文献B.荒诞离奇没有史料价值
C.年代久远,可作为一手史料D.是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光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观
D.参观希腊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023-03-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0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法典明确规定: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材料三 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2)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什么?有何地位?并根据材料二中法典的内容,指出这部法典的实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它将印度社会分成哪几个等级?
(4)仰望历史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7 . 某教师采用沉浸式教学教授古代世界文明史时,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魅力。学生可以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     
A.看到苏美尔人在用60进制计算粮食产量B.欣赏雅利安人在莎草纸上书写的象形文字
C.在恒河边克尔白神庙发现那尔迈调色板D.在爱琴海边与哲人苏格拉底夜读“悬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     )
A.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B.财产多寡是划分种姓的依据
C.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D.婆罗门掌握古印度经济大权
2023-02-12更新 | 3164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在其代表作《棉花帝国》中说:“据我们目前所知,大约5000年前,在印度次大陆,人们第一次发现可以用棉花纤维纺线。几乎就在同时代,生活在今天秘鲁海岸一带的人们,在完全不知道南亚发展的情况下,也做出了相同的尝试。几千年以后,东非的各个社会中也有了棉花的纺纱和织布技术。”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A.多源发展B.彼此借鉴C.文明融合D.差距很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印度以人体各部分来比喻种姓制度:婆罗门是嘴巴,刹帝利是双上肢,吠舍是双腿,首陀罗是双脚,贱民则不属于人身上的任何一部分。婆罗门阶层的后代必然是婆罗门阶层,他们即使犯了严重的罪行,也不可以被判处死刑。基本上只能是刹帝利阶层的人士,来担任国家的决策和管理人员,婆罗门阶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影响力,而其他等级的老百姓是绝对不能够染指政坛的。不同阶层的人士只能从事该阶层相应的工作职位,双方结婚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同一种姓阶层。

——摘编自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材料二 封君封臣制是欧洲封建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当时,人与人之间不论在社会生活或私人生活中,个人的联合将成为社会的纽带。“以采邑为中介,形成领主与附庸的军事关系,领主向附庸提供采邑,附庸效忠领主并进行出征;在庄园内鄙,领主向他的佃户提供份地同时享用后者的劳役或货币报酬。”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他便丧失其享有的权利。因为国土的主要臣民同时也是他的附庸,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被移植到政治领域”有学者说“西欧封建主义的独创性在于,它强调一种可以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因此,散洲封建主义虽然压迫穷人,但它确实给我们的西欧文明留下了我们现在依然渴望拥有的某种东西。”

——摘编自郭佳丽《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相比,中古时期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显著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