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多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书写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则发现了“印章文字”,这反映了(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早期文明之间联系密切
C.区域文明的同源性D.各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2 .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1世纪至15世纪,缅甸、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扶南(今柬埔寨)、老挝、占婆(今越南)以及爪哇、巴厘、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的王国,大多曾以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为蓝本颁布过法律,或实施过该法典中的某些规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印度文化的广泛传播B.海外殖民运动的兴起
C.东南亚进入奴隶社会D.中国朝贡贸易的衰落
3 . 泰戈尔曾充满激情地讲一个故事:苏陀伽摩渴望在圣者乔达摩座下诵习圣典《吠陀》,因为传授和学习《吠陀》是婆罗门的专利,所以乔达摩问询他的种姓,苏陀伽摩向乔达摩坦白了他的首陀罗身世。乔达摩的婆罗门学生一致骂他是“无耻的非亚利安贱种”,但乔达摩却感动地说:“孩子,你不是一个非婆罗门,你属于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你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据此判断泰戈尔(     
A.批评种姓制度B.有意美化婆罗门C.否认宗教差异D.维护了法律等级
2023-07-21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印度教并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这表明印度教的形成(       
A.源于统治阶级的发明和提倡B.体现出婆罗门教的主体地位
C.反映了种姓制度的核心作用D.是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3-07-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孔雀帝国的阿育王在位期间(?~公元前232年),向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这一做法(     
A.推动了佛教理念的传播B.提升了周边国家的实力
C.反映了早期文明的融合D.彰显了印度社会的开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2023-05-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薄伽梵歌》是古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经典篇章,其重要理论是:“自己的职责即使不完善,也胜似圆满地执行他人职责;从事自己本性决定的工作,他就不会犯下什么罪过。据此可知,该理论意在(     
A.维系严格的等级制度B.提高古代印度的行政效能
C.强调以能力划分阶层D.保障平民阶层的基本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以及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诞生并发展出古印度文明,下列项中关于古印度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提出了按位计值
B.在天文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C.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佛教的产生与传播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2023-05-12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为与土著居民区分,使用了“瓦尔那”一词。之后,雅利安人内部形成三个“瓦尔那”:从事宗教祭祀的僧侣,从事军事活动的武士,从事农、牧、商业的普通大众。这表明瓦尔那制度(     
A.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B.改变了印度河流域的宗教信仰
C.推动了印度经济发展D.是种族征服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进入印度之前,雅利安人分为军事贵族、僧侣和普通牧民三类群体。征服印度后,那些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和沦为奴隶的人被视为最低贱的等级。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等级的差别逐渐以种姓制度的形式被确立下来。这反映出印度的种姓制度(     
A.形成受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影响B.巩固了印度的奴隶制度
C.对印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起源于印欧人的大迁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