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说:“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子的禀赋——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督效忠于法律。”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印度(     
A.国家因契约的缔结而形成B.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
C.宗教信仰维系着种姓制度D.外族入侵造就文明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A.保障了最底层民众的权力B.符合社会各阶层利益需要
C.有助于维护贵族统治秩序D.与佛教众生平等观念一致
3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主要是因为(     
A.热带地区有利于人类食物采集B.人口众多有利于城市定居生活
C.大河流域有利于早期农业发展D.地形破碎有利于部落自卫防御
4 . 古巴比伦王国神化王权,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机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强调社会分工;古希腊城邦中的雅典,形成了民主政治。以上历史现象体现了(       
A.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C.古代希腊文明最为先进D.古代文明之间相互借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1世纪时,印度众多佛教团体中出现了一批希望使众生获利的修行者。自此以后,佛学从一门教人实现自我解脱的学问,发展为一门普度众生并使众生得到觉悟的学问。这一转变(       
A.促进了统一帝国的形成B.进一步冲击了种姓制度
C.迎合了婆罗门的精神需要D.挑战了印度教的国教地位
6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高丽史》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B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佛教在印度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并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C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D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文学作品中都有神话故事,都会根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A.AB.BC.CD.D
7 . 东晋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描述他从印度取经归来的行程时说,到一国家,名耶婆提,这个国家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经考证,这个国家就是今天位于马来群岛的爪哇。这表明(     
A.南亚文化渗入东南亚B.法显的记载可能有误
C.佛教在东南亚已消失D.婆岁门教是爪哇国教
2023-04-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哈拉巴文化是古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考古学家在其古迹遗存中发掘出为数众多、图案各异的印章,同样的物件在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等地也被发现。这可以说明当时的印度(     
A.文化高度发达B.对外联系广泛C.手工业很繁荣D.照搬西亚文化
2023-04-19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长期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除文学性描写外,史诗还包含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成分。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A.是婆罗门教的经典文献B.荒诞离奇没有史料价值
C.年代久远,可作为一手史料D.是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
10 . 《摩奴法典》约编成于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2世纪,是古印度有关宗教、道德、哲学和法律的汇编,它以神话的形式确立种姓制度,阐述各种姓的不同地位、权利和义务,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这表明(       
A.种姓制度影响深远B.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C.印度缺乏人文主义D.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2023-03-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