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封人”是中央之官,负责沟封疆界,并兼及祭祀、宾客、会盟等诸事项。到了春秋时期,“封人”多设在诸侯国,且前面冠以地名,变成了守疆之官,常受列国君主的宠嘉和重视。“封人”职责的变化反映了(       
A.地方治理走向成熟B.疆域观念渐趋强化
C.权力下移趋势加强D.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     
A.使周王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B.强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
C.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D.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为避免“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的局面再次出现,进行了“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天下归心”的制度设计。西周的制度设计(     
A.削弱了诸侯势力B.蕴含着大一统思想
C.实现了权力集中D.促进了周文化传播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献中,“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

材料二   就“封建主义”的概念而言,中国从秦到清显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未在中国出现,原因不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相比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缺乏,而是此后遭到了“专制主义”的压制和破坏。“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夭折只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短了或者说结束的太早了。以西方的英国为例,自诺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后,王室、教会、贵族乃至自治城市间的冲突不断,《大宪章》、“玫瑰战争”(贵族内战)《至尊法案》均是其具体体现,直到1534年英国君主专制才得以确立,英国早期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即便如此,在这个长达500年的“封建社会”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中英国的地方自治、自治城市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权的重商主义理念也未曾中断,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兴起成长起来。

——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中国“专制主义”社会相比,英国“封建社会”的环境为什么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认为,甲骨卜辞所见商代诸侯,大部分是对“斥候”之类外派官员独立一方的既成事实予以承认的结果。而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一项战略部署。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时期的大分封(     
A.降低了诸侯的政治地位B.使中央集权得以完善
C.缓和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公在殷遗民管理的问题上遵照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原则,采取了册封微子启、强行迁徙殷遗民中的顽固分子、分割殷民中的平民部分、对商人进行德政教化等一系列措施。西周的这些措施(     
A.旨在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巩固了贵族间的政治联系
C.加强了各族间的文化交流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西周通过分封,建立了一个大小相系、上下递为藩屏的全国政治网络。而西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虽在形式上类似商朝的“内外服”制,但在具体实施上,已远比商朝密切。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实现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
8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周青铜器利鼎的铭文记载,九月丁亥日,王在般宫召见利,利站在殿中面向北,“ 王乎乍命内史册令利” ,册命辞说“ 赐你礼服、车上的銮铃和旗帜”,利跪拜叩头。此铭文(     
A.证实了贵族生活的奢华B.反映了周王室衰微的局面
C.记录了西周的册命仪式D.揭示出内外服制度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的金文族徽大多为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殷遗族氏标记。图1为西周金文族徽地域分布变化图。这一分布变化反映出西周时期(     
A.分封体制促进了族群交融B.贵族阶层等级秩序的消融
C.宗法血缘关系进--步瓦解D.青铜铭文逐渐走向普及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