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诸国与中央之关系,大略分为甸、侯、卫、荒四种:甸为王畿内之采邑,侯即诸侯,卫盖旧部落之为附庸者,荒则封建所不及之边地也。中央则以朝觐、巡狩等制度以保主属关系。这表明西周(     
A.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B.分封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C.地方控制方式的多样化D.天子直接管理卫荒区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被周公分封于卫。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
3 . 据典籍记载,下表是先秦时期被征服者向征服者承担义务的变化过程。

这反映了(     
A.国家组织形式日渐紧密B.铁器牛耕逐渐推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D.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2023-04-20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4 . 依据所学,完成表格;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类别分封制郡县制
建立基础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官员职责
范围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2023-04-1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5 . 简述西欧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
2023-04-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古代文明的产生和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6 . 根据示意图归纳西周分封制度的特点
2023-04-1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7 . 体国经野

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写道:“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董作宾认为,殷墟卜辞中的侯、伯、子、男诸称谓在殷商时期皆可为诸侯的爵称,商代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封制度,这与西周推行的分封制度是相同的。

材料二   作为周室屏藩的诸侯,是经过周天子的册封而后成立的。分封制度下的诸侯国是一种通过人为的途径组织起来的兼具邦国规模与周朝地方组织双重性质的共同体,不同于过去那种由古代氏族部落各自分蘖繁衍而形成的族邦组织。那些在夏商时期构成当时“天下万邦”政治格局的所谓“邦”、所谓“国”,都不是夏商王朝人为分封的结果,而是早已存立于世的地方组织。

——摘编自沈长云《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汉唐地方层级都发生过从二级向三级的转换,二级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央直接管理地区过多,负担较重,于是增设州等层级,协助中央对地方的监督、管理。但增设的层级,往往容易变成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引发割据问题。

宋代的统治者发展了“虚三级”的体制,即路、州、县三级。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与州牧、藩镇节度使不同,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地方事务一分为四;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路,这虽然容易造成管理的复杂和混乱,但是不容易导致地方长官权力过于集中;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宋代地方制度的设计,体现了“防弊”与“分权”的原则,使宋代的地方政府虽是三级制,但没有造成东汉末、唐后期地方割据的情况。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1)辨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分封”概念的不同。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从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角度,分析宋代的路与汉代的州、唐代藩镇的异同。
8 . 如表为西周初年齐鲁两国的受封情况。据此可知,分封制(        
齐国姜尚受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权,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
鲁国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在曲阜建立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受封时,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A.以同姓宗族为受封主体B.传承周朝完备礼仪典制
C.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D.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2023-04-05更新 | 112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9 . 周王朝有意识地扩展姬姓与异性诸侯之间的联姻,异性诸侯则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其在周王朝的权势地位,于是更多的异性诸侯被纳入“封建亲戚”的行列,作为周王朝的“藩屏”。由此可知(     
A.血缘联系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联姻实现了贵族集团的政治垄断
C.分封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周天子的权势
D.异性诸侯逐渐演变成为分封主体
2023-03-23更新 | 909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周灭商之后,从一个地方性族群发展为一个拥有广土众民的国家,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地域关系的公共管理系统。但是,周仍沿袭原有的血缘氏族组织机制进行地域治理,也未能建立由税收支撑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行使直接的土地所有权。这表明西周(     
A.对地方实行了直接有效的统治B.将血亲关系与地域关系联结了起来
C.诸侯贵族拥有受封土地所有权D.实现了由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转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