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所示的学科设置,反映了(     

A.新旧并存的时代特征B.民主共和的社会潮流
C.近代学制的渐次完善D.新式教育的初步兴起
2 .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赴海外求学思潮大致经历了由表及里四阶段。这(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1895年甲午战争军事为主
1895年甲午战争至1905年法政为主
1905年清末新政至1918年工商为主
1918年新文化运动至二十世纪中叶学术为主
A.反映出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说明了中国社会需求人才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
D.回应了中国社会时代主题的变化
2024-02-0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87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10年部分官员奏疏中关于清末新政的言论。
官员言论
御史赵炳麟百姓困穷至此,若不度量财力,以定新政次序,在上多一虚文,在下增一实祸。
直隶总督陈夔龙或数年数十年所应办之事,发之一时……当择其事之直接关系预备立宪者,专精以赴。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政推行(       
①未采纳官员建议                              ②未充分考虑国力
③未顾及轻重缓急                                ④未重视列强态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2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清末十多年间实施新政的约称,其涵盖的时间,通常指自1901年至1911年,涉及的范围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多方面。下表为新政举措及结果。根据表可知新政(     
新政举措新政中的新群体武昌起义后独立都督的身份
废除科举、鼓励地方兴办新学堂、鼓励民间留学;预备立宪,中央设立资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各省编练新军;设立陆军部,统帅全国陆军;设立度支部,宣布只有中央才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学堂学生、留学
生;立宪派(地方
绅士、新兴资产阶
级);新军。
新军将领13个、巡抚2个、布政使1个、提督1个、参议1个、咨议局议长3个。
A.重塑了政府的中央集权B.促进了政治权力继续下移
C.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直接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
2024-01-19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话题02 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05年日俄战争后,国内出现了诸如“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等言论大行其道。慈禧认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局后,若果无妨害,则必决意实行。”这反映了(     
A.立宪政体是日本取胜的关键B.新政的功用性目的突出
C.实行君主立宪成为国人共识D.新政结果超越原始动机
2024-01-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月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权”说(     
A.动摇了儒家的地位B.成为创立民国的指南
C.属于三民主义学说D.带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它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所进行的一场改革。它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实行的措施,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第一次迫不得已而充当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利用国家权力进行的破坏封建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奖励实业B.派遣留学生C.编练新军D.加设经济特科
2023-11-20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02(15大核心考点+150道高频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绪二十四年有诏书云:“自王公至士庶,各宜努力发愤,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博采西学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省倡,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这一诏书意在(     
A.废除科举制度B.设立学堂选官制度C.推进洋务新政D.培养人才以应时务
2023-11-12更新 | 56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4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教育开始起步B.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特征
2023-11-02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考点突破之易错易混集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