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的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下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
1902357871006740
190659117逾160万
1912822722933387
A.维新变法推动近代教育学制确立B.科举制度废除切断士人传统仕途
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康有为和一班要变法的人俱是“奸臣”。“戊戌六君子”就义之日,京城的市民指着绑缚刑场的“戊戌六君子”骂道:“乱臣贼子,书生狂徒。”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民众缺乏救亡图存意识B.变法维新缺乏群众基础
C.戊戌变法违背时代潮流D.民众舆论制约变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98年,康有为在《请禁妇女裹足折》中指出,缠足会使“血气不流,气息污秽,足疾易作,上传身体,或流传孙子”“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矣”,故请禁妇女裹足,以保全妇女肢体。康有为的这一主张(     
A.与救亡图存运动相适应B.成为改良思潮的先声
C.颠覆了传统的社会认知D.得到士绅的广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8年1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B.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D.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98年3月初,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了他编纂的《日本变政记》,此书按时间先后叙述了1868—1890年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历史事件,同时在列举日本变政事迹时,又用按语评考了其意义和可取之处。康有为进呈此书旨在(     
A.开拓普通民众的视野B.倡导清廷向日本学习
C.唤醒国人的救亡意识D.促成维新变法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学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中等学堂的教学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理化、法制、财政、图画及体操等共12科。还具体规定了学堂各级毕业生的选录方法,如高等实业学堂毕业生,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知州、知县和州同用。这些规定表明,清末(       
A.初等教育已在全国普及B.教育制度变革带有明显新旧并存色彩
C.文官考试制度正式确立D.学堂选官已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2023-1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6年清政府推行丙午官制改革,筹备极为迅速,从宣布预备立宪到确定改制官员、职员、办公地点、办公时间等基本规程,仅用时三日;而新官制文本从草拟、修正、核定上奏到裁夺出台的时间也极为短促,大约用了两个月。这反映出(     
A.清政府改革存在失败风险B.预备立宪获得了民众认同
C.官制改革成为新政的核心D.满汉对立问题得到了缓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是1895~1913年中国民族资本设立厂矿的投资额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实业救国是近代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B.清末新政助推了民族工矿业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D.列强对华重工业资源的掠夺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康有为明确称“(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则“天下古今大小一切”事皆应纳入孔子改制范围之内,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万木草堂口说》中他称“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康有为的这一思想(     
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B.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C.扩大了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D.体现出对儒学的理性反思
10 . 清末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李端棻曾上奏《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B.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C.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D.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