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2 道试题

1 .

对比上述两则材料所得出结论,较为准确的是(       

A.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士人承担教化的重任
C.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D.乡约逐步带有强制力

2 . 针对唐代科举中因权势操纵而出现诸多如泄漏试题、调换考卷、冒名顶替等现象,后代采取的完善措施是(       

A.“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B.“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C.“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D.“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
3 .
云梦秦简.均工律
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
新工匠开始工作,第一年要求达到规定产额的一半,第二年所收产品数额应与过去作过工的人相等。
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工师好好教导,过去作过工的一年学成,新工匠两年学成。
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
能提前学成的,向上級报告,上级将有所奖励。满期仍不能学成的,应记名而上报内史。

由此可知政府(       
A.重视技术的研发B.强化对市场的管理C.关注技能的传习D.严控产品制作程序
2024-03-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02年出土的秦里耶简牍编号为8—461的木方中,“以较为拘谨朴拙正式的官方字体,保留着目前了解秦代‘书同文字’最为直接的证据”。木方中透露出的“同”包括(       

王谴曰制谴
骑邦尉为骑校尉以王令曰以皇帝诏
郡邦尉为郡尉承命日承制
邦司马为郡司马王室曰县官
乘传客为都吏公室日县官
①文字的字形和使用   ②皇帝的名号和称谓
③制度官职专属用语   ④各地方言异声土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依靠了无数民工。孟良固战役中,一线常备民工将近8万人,二线民工15万人,后方临时民工50万人,远远超过参战部队人数。淮海战役动员民工总数更超过100万人。这说明(     
A.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B.孟良崮战役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C.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D.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 . 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汉代王逸《正部》中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1990年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采集到大蒜标本三枚,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这说明丝绸之路(     
A.推动区域间物种的传播B.初步构建起全球化市场
C.有利于中西科技的互鉴D.促进了西域经济的繁荣
7 . 由《胡适家书》可见(       

儿今年本在华童公学教授国文。后,二兄自京中来函,言此次六月京中举行留学美国之考试,被取者留在京中肄业馆预备半年或一年,即行送至美国留学。儿思此次机会甚好,不可错过……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惟有出洋留学一途。且此次如果被取,则一切费用皆由国家出之。闻官费甚宽,每年可节省二三百金,则出洋一事于学问既有益,于家用又可无忧,岂非一举两得乎?儿既决此策,遂将华童之事辞去。

——《胡适家书》1910年6月30日

A.留学是进取仕禄途径之一B.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C.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的热潮
2024-02-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古往今来,赋税制度是国家财政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从明朝“一条鞭法”到清朝“摊丁入亩”所体现的理财思想是(       
A.轻徭薄赋B.勿夺农时C.合理负担D.量入制出
2024-0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于1949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海关成立的意义。
2024-02-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完美的设想

1945年12月,9个曾参与对日作战的国家代表(稍后加入了印度、菲律宾两国)就国际军事法庭的一些原则达成一致:不以抽象团体加以控罪、而是追究其领导人的责任,将主要责任人的消极不作为的默许或纵容一并纳入定罪和量刑的考察范围,这是对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原则的具体化,这是战犯审判史上的重大突破。战争结束前的日本要害机关曾对档案文献集中销毁,及大部分调查人员不通日语削弱了指控的力度,大部分检察官对战时日本国家机器的运行模式,尤其是陆海军省、部与内阁乃至与天皇的复杂关系不甚明了,加之日本与英美不同法系的诉讼程序和多种语言的转译,日方抗辩持续将近14个月,直至1948年4月审理阶段基本结束。1946年至1948年,历时26个月的东京审判结束了,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着重大变化。对美国来说,“有价值的合作者远远超过‘指控其战争罪犯’所产生的价值更大”,因此有人称东京审判为“完美的设想,不完美的现实”。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