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5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又由薛家动议“再娶其妹”。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出宋代(     
A.高门士族世代把持官位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纲常伦理观念得到强化D.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升
2024-05-09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大明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B明朝将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便于优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活动
C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征银存在近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废除
D清中期更定保甲法,设牌长、甲长、保长三长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AB.BC.CD.D
2024-05-09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忠”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本义是“尽心尽力”;春秋战国时期,其意义明显朝着下对上的关系发展或转化,并成为一种政治规范。《战国策》一书中“忠”字共出现97次,如表所示:

篇名

东周策

西周策

秦策

齐策

楚策

赵策

魏策

韩策

燕策

中山策

次数

2

1

31

9

5

21

9

7

11

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B.秦国社会转型较为彻底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欧洲中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为了和伯勃艮第公爵斗争,分赐许多城市以公社权,以换取城市的支持。英国国王授予城市特权证书的条件是,城市必须每年向国王缴纳一笔数目可观的固定款项,特权证书则给予城市财政权、司法权等一些权利。据此可知,欧洲中世纪(     
A.许多城市通过国王承认获得自治B.封建主压榨城市获得大量金钱
C.国王和城市结成紧密的互助关系D.国王逐步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
2024-03-01更新 | 7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边疆治理与民族交融.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即玉门关、阳关)焉”。玉门关坐落在地势较高的疏勒河南岸高地上,登城举目,四野无垠。彼时疏勒河水水势浩大向西流入罗布泊,沿河流形成了一条东西交通的道路,东达敦煌,西通楼兰。凡是西汉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诸国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出入;而一般西汉使节出使西域或西域使者进入西汉则经过阳关。西汉时期四郡两关都处于河西走廊的绿洲之中,适宜屯垦生产。

——整理自魏迎春、郑炳林《西汉时期的玉门关及其性质》等

明中期以后,明政府继续修缮长城工事,遂使“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明蒙双方在长城沿线开设贡市、马市。昔日满目萧条的边塞重地张家口呈现“南京罗缎铺,苏杭纲缎铺,……临清布帛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的繁华景象。蒙古地区也“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豆有黍”。塞外还屹立起一座归化新城(今呼和浩特市),“垦田万顷,连村数百”,“城郭宫室布满丰州川”。“蒙人入塞”与“汉人出塞”现象普遍,汉人带去了制铁、制瓦等技术。汉族“边人大都五分类夷,五分有京师气习”,蒙古族人渐习华风,历主贡市的三娘子平日爱穿大红彩缎妆汉服,“每于佛前忏悔,求再生当居中华”。明朝长城沿线曾出现“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景象。

———摘编自曹大为《长城: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玉门关作为军事关隘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政府“设四郡据两关”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中期以后长城沿线民族互动的影响。
6 . 柳开在《河东集》中对于当时的宋政府描述为:“上自中书门下为宰相,下至县邑为簿尉,其间台省郡府公卿大夫……皆上之所取贡举人也。可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体现了宋代(     
A.世家大族掌握政权B.官僚队伍膨胀C.科举取士公平公正D.文人治国理念
2024-02-26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仔细观察图文信息,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1

                                     图2

百老汇大街上的电线杆和电线正在被拆除。《纽约时报》报道: “在一场漫长而乏味的争吵之后……纽约人即将看到他们最愚蠢的梦想之一实现。”

《法官》杂志在其封面上描绘了由于白炽灯导致约翰·菲克斯之死。一位纽约的电气专家对这幅图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白炽灯照明的恶意中伤: “这幅图片无视事实,简直是无中生有、纯属捏造。”

A.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美国人对电力技术的使用观点完全一致
C.爱迪生的发明给美国带来了秩序的混乱D.美国近代化进程曲折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2024-0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8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汉朝与罗马建立了直接的商贸联系
B.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完善
C.1861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凡在当地居民那时尚在反叛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作为奴隶被占有的人,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美国黑人的公民权利得以承认
D.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磋商决定通过《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该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A.AB.BC.CD.D
2024-02-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木刻版画是抗战文艺宣传的重要一环,较早刻画东北义勇军的版画出现于1933年。下图所示版画创作细致讲究,从服饰上看,义勇军穿戴各异,有戴冬帽、有戴牛仔帽、有扎绷带。从行为上看,有投掷手榴弹、有射击、有挥舞大刀。据此可知,该版画创作(       

陈铁耕《义勇军的防御战》
①强调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斗争性       ②体现义勇军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
③表达东北民众救亡图存战斗精神       ④警醒民众关注七七事变危机局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4年,《南洋官报》正式创刊。单独开辟“实业”“附”两个专栏,刊登与实业相关的新闻或译件等内容,言明“本南洋官报系奉特旨著照北洋官报办理,故其采撰述均以振兴实学,启发新知为附”。《南洋官报》的创立(       
①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观念的传播       ②反映资严阶级革命派传播新思想
③表明了晚清政府意图振兴工商业       ④体现戊戌变法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