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大秦即罗马帝国,下列关于大秦的表述,符合此时期的是(     
A.国家达到空前繁荣B.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C.分裂为东西两帝国D.与中国处于联系隔绝状态
2 . “汉字革命”

材料一

里耶秦简8-461号“秦更名方”照片

出土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的一枚木方,用篆字刻画,内容有:“王室曰县官” “公室曰县官”“邦司马为郡司马”“毋曰邦门曰都门”“王游曰皇帝游”“王猎曰皇帝猎”等。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 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电报和其他形式的标准化通信把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在一起,而通信系统从电报到打字机再到计算机,都以罗马字母为基础。晚清知识分子卢戆章说:“以切音以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简化汉字,推广拼音文字,以普及文化。卢戆章成为汉语拼音文字的首倡者。留美工程师周厚坤于1912年发明了第一台索引式中文打字机,被誉为中文打字机之父。到新中国成立前至少产生了30个拼音方案和多台中文打印机,终因自身存在着缺陷,兼之政局动荡,没能在国内推广。

1954年,新中国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1956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中央政府选择了相对简单、国际通用的26个罗马字母,正式推出现代汉语拼音(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1979年,北京大学王选巧妙地把汉字用数学转化为点阵,将汉字占用体积缩小了五百倍,研究出了数字存储激光照排印刷系统,用电脑给汉字排版成为可能,王选因此被称为“当代毕昇”。1983年,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王码),首创“汉字字根表”,解决了汉字输入速度问题,由此得到广泛的推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汉字革命”。
2024-05-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端午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朝人文献中关于端午节的记述摘编如下: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曰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是日,竞渡。”“竞渡”之俗即“俗以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竟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

材料二   东亚的日本端午民俗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611年编撰的《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九年(公元611年)五月五日在菟田野(现奈良县宇陀市榛原区足立)举行‘药猎’,拂晓参加者集合在藤原池附近,天亮出发。”

7世纪末,东亚的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新罗的佛教、姓氏习惯和节日习俗深受中国影响。东亚地区文化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等方面,也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东亚文化发展。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端午节习俗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隋唐时期“东亚文化发展”进行阐释。
2024-04-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1872年的《南海县志》记载:“1841年5月28日、29日,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人与之战,歼敌数百人。31日,民众继续战斗,余保纯(广州府知府)前往劝谕,民众才离散。”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县志对还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②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民众支持清政府抗击英军的斗争④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中医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创新,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下列属于唐朝中医学成就的是(     
A.总结大量医学经验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B.编写记载青蒿治疗疟疾的专门防疫书籍
C.在前代基础上政府组织编修并颁行药典
D.出现了集中药学之大成的东方药学巨典
2024-04-2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一份法庭档案记载:农奴被控告对庄园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这几个被指控的农奴却坚持自己没有违反庄园规定的义务。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佃户劳役的惯例,然后确认:这些农奴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材料中讲到这一案件确认的法律依据有可能是(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民法大全》C.“日耳曼法”D.教会法
2024-04-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汉书·艺文志》记载“……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言论属于上述学派的是(     
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D.“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2024-02-0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据《上海罢市实录》记载:“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确标示‘不医仇人’……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青红需……议决,无论罢市若干日,所有盗窃扒手,一律停止”。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①人民踊跃参与,群众基础广泛   ②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③收回了巴黎和会上丧失的权益   ④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宋书》则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②劳动力资源的充实
③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④工商业贸易的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余靖在《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D.清朝的奏折制度
2023-11-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