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稷下学宫”

20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稷下学宫”这个概念,部分专家考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稷下学宫”一词来自1944年郭沫若写的《庄子的批判》一书。结合文献和目前考古勘探发掘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稷下学宫”。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关于“稷下学宫”的记载

西汉《史记》“高门大屋”
西汉《盐铁论》“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极下先生千有余人。”
东汉《中论》“昔齐桓公田午(前374—前357在位)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北宋《稷下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北宋《太平寰宇记》“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
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对“稷下学宫”这一历史概念进行说明。
2024-05-14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2 . 下面是某学生历史笔记的内容,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汤建立,多次迁都,后来定于殷。
◆河南安阳出土大量甲骨文,证实文献中相关的部分历史记载。
◆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023-11-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占卜制度、土地制度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A.文字是历史传承的唯一载体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甲骨文发现之前无信史可言D.甲骨文验证了史书有关记载
5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国家)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控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1)从材料一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评价秦王朝推行的这一制度。

材料四

出处

内容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时(陈胜等前往渔阳戍守途中)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②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秦始皇时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匀,赀(罚款)一盾;过旬,赀一甲。

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名叫喜的基层官员,以墨书秦隶写成,共有1000多枚,主体以秦律为主,还包含《编年纪》《语书》《为吏之道》《日书》等内容。
(2)基于上表信息,某研究者得出“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的结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①、②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史料?其史料价值如何?
(4)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周之失,失之在制,秦之失,失之在政”,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秦之失,失之在政”的认识。
2023-01-0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出土于1963年的何尊青铜器,其铭文记载了周成文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事,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及告诫。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其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是(     
A.“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B.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C.“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D.青铜器何尊铭文是完全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2023-01-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士族门阀势力强大
C.东晋节度使势力强大D.两晋时政治民主化
8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一   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提出 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chan,削去,铲平),不得休息。”


(1)阅读材料一,概括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是什么?这一主流思想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二   秦汉时期正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 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秦汉时期为“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 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观点①:明代的中国,从元代脱身以后,其实并未出现新的活力,反而自囿于空洞的天朝大国框架,放下了元代曾接触的各种外来文化,一味保守中国文化,并且基于防御的心态,一切定于一尊。

——许倬云《万古江河》

观点②:晚明的大变局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而是有世界背景的,或者说是在世界潮流激荡下逐渐显现……一个启蒙时代来临了。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4)阅读材料四,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其核心主张,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释。
(要求:若选择观点①请用明代政治经济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若选择观点②则请用明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何尊(如图)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自之义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有助于研究( )

                              西周何尊及铭文
①“中国”一词的起源 ②“中国”的地理起源
③西周的甲骨文艺术 ④西周的分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2022-07-2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有关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三   我们满怀义愤和民族情感对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已经作过无数次的谴责,批判、声讨……它裁决了历史上的正义和非正义。但是,伦理观念只能说明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用,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炼材料三中的观点,综合材料及所学对其进行评析。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0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