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17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90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     
A.元朝负责传递公文的急递铺B.秦朝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达系统
C.清朝迅速机密的奏折制D.印加帝国用于传递命令情报的道路系统
2023-12-08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唐书》记载:“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为此政府实行(     
A.均田制B.租庸调C.两税法D.摊丁入亩
5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当时民众的赋税非常沉重
B汉武帝“轮台诏书”要求驻西域军队屯垦戍边。有利于促进西部边疆的开发

C
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D
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荒滩,人迹罕至。明末,发展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到清朝中期,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统治者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AB.BC.CD.D
2023-01-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下面属于商朝都城遗址的是(     
A.山西襄汾陶寺遗址B.辽河红山文化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统一前后,修建了一系列大型工程。

关于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历史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学者调查测定数据,可知秦始皇陵陵丘土方数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郦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宣布“郦山事大毕”,可见秦始皇陵复土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236日。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水雨,除兴”,排除土方工程遇雨被迫停工等情形,可以进一步推知施工日期。成书年代比较接近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载有土方工程应用算题,其中可以看到当时“土功”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应如《史记》记录,大致在“七十余万人”左右。

——摘编自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新认识》

(1)在推算秦始皇陵用工人数时,学者用到了哪些类型的史料?请举例说明。
(2)阅读下图,结合所学,评述战国至统一后秦的大型工程建设。
2022-07-10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丝绸之路。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

材料一 “凿空”一词,《辞源》《辞海》等辞书均作“开通道路 解,其所据有三∶一是《史记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之也,骞开通西域道。”二是颜师古注《汉书·张骞传》,“空,孔也。犹言始凿其孔穴也。”三是司马贞《史记索引》,“谓西域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也。”

——摘编自星汉《“凿空“别解》

材料二   公元前994年,周穆王成为打通中原与西域道路的第一人。《穆天子传》一至四卷记述了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然后返回宗周的经历。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远至今新疆天山一带,已为周朝势力和影响所及。因此,长期认为中西交通由张骞“凿空”的说法(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也应该得到纠正。

——摘编自王天海《周穆王凿空西域三千年祭》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关于“张骞凿空西域”的不同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典籍

相关记载

《汉书·西域传》“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葡萄、苜蓿归种。”
《续汉书·五行志》“(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成皆竞为之。”
《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平城),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琉璃制造工艺始于埃及。)
《新修本草》唐王朝首次增录自西域及印度的药材,如密陀僧、郁金、安息香、龙脑香、胡椒等。
《医典》(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成书11世纪初)阿维森纳明确指出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其中包括细辛、姜黄、桂枝、肉桂(原文称之为“中国树”)、中国药用大黄等。
《马可·波罗游记》京兆府(西安)这座城市工商业繁荣,盛产丝,能纺织各种全锦丝绢……在城市西边,有许多偶像教徒(佛教徒),还有一些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的突厥人和萨拉森人(阿拉伯人)。
《元史·世祖纪三》“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职官称谓),汉人充总管,回回充同知,永为定制”。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3个视角,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6-02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下列记载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禹建立夏朝B.秦始皇焚书坑儒C.蔡伦改进造纸术D.汉景帝削藩
10 . 王子午鼎

1978年在河南南阳出土了七件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青铜鼎,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上图中的王子午鼎是七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从造型到花纹都十分精美,它束腰、鼓腹、立耳外撇,与一般梭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显不同,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曲线美,不禁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更有特点的是它遍布全身的浮雕、镂雕等精巧的雕饰,堪称工艺繁褥精湛。

七个鼎内均有相同的铭文,这种铭文字体被称作“鸟虫书”,也称“虫书”或“鸟虫篆”。它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以鸟形或虫形作为字体的装饰,并不改变字义,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等南方诸国的字体。八十四字的铭文中记载有:“王子午睪其吉金,自作彝齍鼎。”又云“令尹子庚,跋民之所敬。”铭文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左传·襄公十五年》:“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公子午帅师伐郑。”根据这些记载和后人的注释可知:王子午,字子庚,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兄弟,曾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也体现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关于“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1)说明判定1978年河南南阳出土的七件列鼎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的关键证据。
(2)指出王子午列鼎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哪些历史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