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据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一现象可以用于说明南宋(       
A.宽松的商业政策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官营手工业发展D.农耕经济受到冲击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汉代政治话语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有“拨乱诛暴,平定海内”的记载;《汉书·礼乐志》记载“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这体现出汉初统治的特点是(     
A.彻底废止全部严刑峻法B.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
C.顺从民意进行社会改革D.清除秦代制度的影响
2023-11-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嘉靖初年,士人“见尊长多执年幼礼”,至万历年间,“或与先辈抗衡,甚至有遇尊长乘骑不下者”。嘉靖初年,“市井极僻陋处,多有丰厚俊伟老者,不惟忠厚朴实,且礼貌言动可观。三四十年来虽通衢亦少见矣”。这些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冲击礼制观念B.传统社会结构趋于瓦解
C.个性自由受到社会推崇D.社会风气逐渐奢靡腐化
2023-1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书·循吏传序》记载:“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皇帝)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治国政策的适时调整B.根源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C.表明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D.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2023-10-24更新 | 60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晋书》记载:“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时,百官陪列,命王导御床共坐。王导推辞再三说:‘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这说明(     
A.君主的权力被制衡B.门阀势力显赫
C.士族势力开始崛起D.士族垄断官位
2023-10-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该类画像在今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发现。据记载“炙”原本是游牧民族的烹饪方法,魏晋之时,“中国尚之”且用以饮宴嘉宾。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人口迁移促进社会发展B.民族矛盾得到全面缓解
C.内迁民族认同中原文化D.民族交融影响生活方式
7 . 睡虎地秦简《效律》记载,国家规定经营商贾和客店的不准立户,不分给田地房屋;此类人在三代以后才准许做官;商贾带头不耕种要杀之,且罚其同族弟兄从军。此举旨在(     
A.规范商业活动B.维护统治基础
C.降低商人地位D.增加政府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记载:禹踏遍九州,开山导川,治平水土;“禹迹”所到之处,文明之光普照,宜居宜耕,物产丰富;禹像圣王一样统治九州,四方朝服纳贡。据此可知,《禹贡》的记载(     
A.表明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B.体现出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C.反映出春秋列国对自然的改造D.彰显了周人地理知识的渊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根据《辽史·太祖纪》记载,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室韦诸部,这些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部族在辽建立初期多被太祖征服,俘虏中有大量有伎艺者。这(     
A.推动了契丹文化事业的发展B.体现了中原华夏文化的先进
C.造成了辽代治国能力的下降D.阻碍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B.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C.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D.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2023-04-13更新 | 169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