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19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0次组卷 | 12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航路开辟使“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材料中的“全新时期”的含义是(     
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C.东方完全落后于西方D.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加剧
2024-05-28更新 | 8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图。这种人口分布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西葡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
C.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D.西葡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
2024-05-24更新 | 182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5-16更新 | 110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5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重大活动的口号或主题,蕴意深远。下表所列为中国主办的博览会(部分)、奥运会的口号或主题。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
新时代,共享未来(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口号)
一起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口号)
围绕一个或多个“口号或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0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闻喜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国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

——摘自蒋孟引《英国历史》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在这方面,工业国有化和银行国有化大大帮助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迅速聚集资金,把它转用到重工业方面去。

——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1946年2月9日)

材料三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国家,在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国情选择工业现代化道路。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面临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新型工业化思想。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超越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又突破了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跳跃”。

——摘编自陈健等《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始积累”的手段。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结合所学,概述苏联国家工业化的成效。
(3)综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2024-05-09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闻喜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晚明与晚清”

材料一 “晚明”在中国历史演进中具有独特性。关于“晚明”起讫时间的讨论,一般学术界把万历(1573年始)到明代灭亡前这一段时期看成是晚明时期。关于“晚明”的时代定性问题,目前学界以“晚明”为题的一些专著虽有研究视角之差异,或重视明代外部环境,以对外交往与货币形态为切入点,或强调明代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自我变异态势与趋向,其结论无不以晚明为一个转型的时代为旨归。

——摘编自李佳《君主政治的演进与权力关系格局》等

材料二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些思考并没有真正“醒世”,20年光阴在昏睡中丧失。洋务运动30年,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经过庚子(1900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视角,结合所学,简述“晚明为一个转型的时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的起讫时间,结合所学,简要阐释“洋务运动30年,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综合上述材料,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野,用一个核心词提炼“晚明”与“晚清”的时代特征。
2024-05-0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闻喜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4次组卷 | 21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024-05-01更新 | 141次组卷 | 5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