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计划机制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最先在苏联广泛运用,后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活动完全在计划指导下运作,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完全按计划调配,市场、价值规律等经济杠杆几乎不发生作用,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是经济活动的实际操作者而非监护人。国家通过制订规划和实行规划掌握经济的全部命脉,其规划不仅涉及到发展全局,而且具体到各级生产部门乃至生产单位,计划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细胞中。

——摘编自钱乘旦《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摘编自梅宪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苏联计划机制运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机制形成的原因。
(2)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到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日益趋同。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说“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

材料四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并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日本、中国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中日两国改革的结局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结局给两国自身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俄日改革有哪些相同特点?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
(4)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5)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2020-01-2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1月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2019-12-05更新 | 168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材料三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3)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据材料四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2019-12-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摘自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即使断金融秩序创造出断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况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
——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
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7 .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推行中朝外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8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2019-07-10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80年代初,苏联的集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据此可得出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述一位思想家:“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