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二战后,美国军事研发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1948—1964年、1979—1989年呈上升趋 势,而在1964—1979年呈下降趋势。这一周期性的出现主要缘于美国(     
A.军事战略的调整B.经济实力的变化
C.冷战思维的加强D.科技水平的提升
2024-05-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鉴于“隋代君主不责成臣下,事事亲决”的情况,转而采取先让臣僚商量政事,提出意见,经宰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筹划统一、做出适当的决定,然后奏交批准颁行。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推行(     
A.减少了政府决策的失误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意在强化封建君主权力D.体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
2024-05-08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7350亿美元,其中5053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美国124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法国),205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其余270亿美元流入中欧和东欧转型经济体国家。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逆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
C.大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D.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美国的社会结构逐渐从“钻石型”向“双钻石型”(如下图所示)转变。在该学者看来,美国(       

A.中产阶级逐渐壮大B.存在阶级固化的趋势
C.社会运动日益增长D.逐步减少对经济干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于20156月发布的年度《战乱世界:全球难民趋势》,2014年,战乱在世界范围内至少导致1950万国际难民与3820万国内难民,其中约53%的难民源自于叙利亚(388万)、阿富汗(259万)与索马里(111万)。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叙利亚、阿富汗等西亚北非难民通过各种途径前仆后继地跨越地中海和国界线,奔向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移民网络,对难民提供了更人道、更好待遇、且经济富庶的欧洲国家。正因为如此,欧洲境内始终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难民。2014年欧洲境内的难民数量达到670万人,比2013年增加230万,从而形成二战以来欧洲最严峻的难民危机。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难民危机:结构、成因及影响分析》

材料二   欧洲难民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裂,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新的考验和问题,如波兰指责德国无上限接纳难民之举是将难民问题输出至其他国家。近年来,欧洲可谓危机不断,还没有彻底走出债务危机,又遭受“意料之外”的难民危机,这势必影响欧洲的经济改革,进而阻滞欧洲经济复苏的步伐,而在大量难民中,难免会有恐怖分子混入,埋下无穷隐患,这又会诱发对难民人群的歧视与仇恨。当然,大量的难民涌入也有可能缓解欧洲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德国为例,到2030年,80岁以上老人预计超过630万,而人口将缩减至不足八千万,外来移民目前是其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摘编自王刚《欧洲难民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亚北非难民选择涌入欧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难民危机的影响。
6 . 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的初始阶段。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口快速增加,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致使关内灾民流离失所。至咸丰、同治年间,不得已改乾嘉时期的“封禁”为“弛禁”,允许关内灾民到东北谋生。这一时期沙俄发动对东北地区的入侵,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实边、抵御外侵政策的出台。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清政府下令取消了禁止汉人移居东北的所有法令,更于光绪六年(1880年)颁布了放荒、免税及补助的一系列法令,鼓励关内人民到东北垦荒。自乾隆以来在东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终于被彻底解除。

——摘编自吴军 王延荣《近代关内人口迁移对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简析东北地区封禁政策彻底解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和近代人口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城市的基础设施高度完善,并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大批购物中心和生活配套设施涌现,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心过度拥挤以及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从以集中为主转向以分散为主,中心城市人口逐渐向郊区分散,郊区化特征日趋明显。经历了二战后60多年的发展,至2013年,西方发达国家总体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9.8%,法国、德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5%,英国与美国则有80%以上,日本更是超过了90%。

材料二   二战以后,面对城市化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城市化的干预,加大财政投入,兴建和改善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福利体制。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加强干预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通过经济、政治、法律手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以及再分配的功能,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定位,为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创造了条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帅、孙媛《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原因。
2023-12-15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蒙古汗国灭云南大理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其地内属本朝,立为藩府,设置如内地”,后设置云南行省进行管辖。 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对边疆的治理(     
A.阻碍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C.加剧西南地区民族矛盾D.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024-01-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俗善鼓铸”,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人有数千”,皆系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B.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垄断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D.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