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稿件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废除井田制,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023-10-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
2 . 在汉代,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将记载本地生产、税收、户口、刑狱等情况的计簿由上计吏携到京师上计,备受查询。郡国上计吏常驻首都,参加朝会及其他大典,了解朝廷的指示,同时备询政俗,向中央反映郡国的情况。这说明汉代(       
A.郡国长官行政权力削弱B.朝廷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C.监察巡视制度日益完善D.官员考核程序逐渐规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从道德感情的基础出发,提出“仁者爱人”之说,为儒家慈善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主张先天性善,仁之端也”,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动机所在,这两本书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成为后世慈善组织及慈善活动的理论源泉。“民为邦本”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反映到社会慈善观方面,实施仁政。唐宋明清诸朝的一些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即受到这种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力行仁政,兴办或扶持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等各类慈善机构。大同思想是儒家文化中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内容,对后世的社会慈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儒家义利观的熏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开展救困扶危的慈善事业。明清时期,商人也自觉地加入社会慈善活动中

——摘编自周秋光、曾桂林《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材料二   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资源。基督教倡导“博爱”,讲究“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信奉“十诚”,奠定了早期慈善意识的基础。在阿奎那看来,慈善是超自然的、直接指向神的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视为最高价值,同时施爱于他人。这种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互助行为,将慈善意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康德认为,他把建立在公正、公平基础上的政治作为最高的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他认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即需要政府监管。他强调应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不能简单地把慈善看成是一种“施恩”。

——摘编自王晶《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中国慈善思想与西方慈善意识中获得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相关史料记载,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有关的一切都变得时尚起来。人们渴望变成罗马人,让自己看起来更像罗马人。对于西部行省的精英来说,他们有强烈的动机来进行“自我罗马化”。该史料能够证明(     
A.古罗马文明相对保守B.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C.古罗马帝国比较繁荣D.罗马帝国通过武力扩张形成
5 . 下表是宋代婚俗的有关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记载

出处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至于立契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

(宋)司马光《书仪·亲迎》

(北宋末年)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州可谈》

巴人娶妇,必责财于女氏,贫女至老不得嫁者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

A.理学官方地位受到社会冲击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观念
C.婚姻买卖陋俗迟滞经济发展D.传统伦理价值观逐渐被抛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朝时,政府常组织大众参加民俗节庆活动,从都城到地方州府都有大量“遨乐式”全民出游,如表所示。这说明,宋朝(     
宋朝节庆活动摘录表
节日名称典型活动记载
踏青节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春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郡守虑有强暴之余,乃分谴戍兵于岗阜坡冢之上。-《成都志》
上巳节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轻裾校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岁华纪丽谱》
寒食节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淳熙三山志·土俗类二》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政定民安的价值取向D.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023-07-03更新 | 503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

——据漆侠《中国改革史》

材料二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数量备注
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实物)283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406
兵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同上
祭祀等仪式300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意义。
(2)计算材料二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依据材料二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差额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西汉农民为什么采用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2023-10-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     
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B.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
C.佛教的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D.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2023-06-12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487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