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人类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世界市场逐渐展露全貌,跨越血缘、地缘,凝聚个体之力的公司随之诞生。

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以营利为目的而依法设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于“有限责任”和“法人”。组建公司时,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材料一: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贸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是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材料二:当地理大发现一点点勾勒出世界的全貌,公司率先出发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司利益与国家意志密不可分。它们曾屡屡调兵遣将,用枪炮去打开潜在的市场。

材料三:英国《1862年公司法》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公司的出生证。此前的几个世纪,公司一直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公司是少数人的特权。《1862年公司法》则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材料四:1882年爱迪生启动了美国第一座发电厂,人类由此摆脱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但是,并非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能变成造福社会的产品。光明源自技术与资本合作创办的电力公司。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曾经说过,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材料五: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材料六: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就是公司。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1913-1914年,福特公司生产了24.83万辆汽车,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达到每15秒生产一辆,这种生产方式在自行车、飞机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辉煌。苹果公司通过iphone、iPad和iTunes音乐店,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CCTV纪录片《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很多学者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的原因。
2.材料三中,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4.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公司的力量?
2024-01-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历史

美国所使用的历史课本记录中国的部分,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地理环境等,还重点介绍了6位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孔子、嬴政、刘彻、李世民、武则天、郑和。

孔子开始出现在美国教科书上,是在19世纪上半叶。书中重点描述了他曾经担任过鲁国“司寇”的职位,从今天的职位来看,这个身份就相当于法官,也是美国的司法部长。除此之外,美国还将孔子人物形象刻在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其余两个为犹太人的民族领袖摩西、古希腊雅典立法者梭伦。

美国历史课本中对秦始皇的描述,几乎都是赞美之词,他们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非常出众的,这非常贴合美国所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人历史课本中描述的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打通影响欧亚大陆数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的人。

美国人描述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国家疆域开拓与种族交往中做出了极大地历史贡献。

美国汉学家罗汉在自己所著的《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一书中,有一句对武则天评价的话,非常惹眼——“她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

在美国的历史教材中,还一度认为郑和的“七下西洋”属于“半全球航行”,他带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从东方航行到西方,对已知的世界进行了探索。

——摘编自《环球时报》官网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有何不同?为什么?
(2)你认为美国教科书为什么会选取这六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位著名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请说明理由。
2023-04-12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改变世界的七次信息革命

改变人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真正改变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信息革命。信息的传递能力决定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多的信息接受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更多的积累,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今天人类已经经历了6次信息革命,经过这6次信息革命,人类终于演进走向一个智能的时代。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让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终于不再是自己20年、30年的积累,而是分享甚至接受传承,信息分享通过百万年的积累,人类终于出现。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让信息可以被记录,我们终于有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人类的古代文明才得以出现。第三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进行传输,纸和印刷术不仅代表了古代文明的高峰,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第四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输,它和工业革命一样,再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电报和电话的能力尤其对于军事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让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改变了世界传媒业,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进行传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今天,我们已经站在第七次信息革命的临界点。第七次信息革命,智能互联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新能力。

——摘编自项立刚《5G机会》


(1)将下列古代文字与其所在的文明区域相匹配。
①楔形文字②象形文字③甲骨文④玛雅独特文字⑤腓尼基字母文字

(2)结合所学知识,印刷书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请你概括七次信息革命的趋势。
(4)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人类历史上的七次信息革命?
2023-05-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随着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根据所学知识和提示,完成下列填充。
①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柏林会议”
②工业革命
③暴力掠夺,资本原始积累
④西班牙主要在美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⑤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材料二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并分析1500-1850年人口移入与移出的原因。

材料三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据估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1850年到187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解除海禁招徕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

——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_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等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苏州河十八湾

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河道全长26公里,仅普陀区约14公里的河道上,竞有18个弯道,这种情况在全国城市的内河中极为罕见。九曲十八湾,曲曲有传说,湾湾有故事。这些如数家珍的故事,就是上海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

2007年9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时提出,要挖掘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传承历史文脉,着力发展水岸经济,促进沿岸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使之成为水岸经济的一个亮点。以下是特意挑选苏州河十八湾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湾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潭子湾。潭子湾的南面现在有纺织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等。1878年李鸿章在这里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机器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潭子湾曾经是上海最有名的穷街,也是都市里最后的“村庄”。90年代以前,潭子湾与朱家湾、潘家湾和药水弄共称作“三湾一弄”,如今这里是上海著名的住宅区,高密度的“中远两湾城”。

材料二   朱家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准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建厂,任何与中国订有“最惠国条约”的国家同时获得这一权利。于是日商的“内外棉”多家工厂在这里建立。外资企业的出现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材料三   宝成湾,也被称为“纱厂湾”。这里更是崛起了丝织业的著名企业一美亚丝绸厂。至上世纪20年代,宝成湾区域形成上海纺织工业的摇篮和高密度聚集区,占到全国纺织业的20%;解放后,上棉一厂、六厂、七厂集聚,又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纺织集群。.

材料四   小沙渡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形成居民点,亦称小沙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美查公司在这里兴建了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化工厂一江苏药水厂,得名药水弄。大批从江苏、安徽等地逃荒的农民来此谋生,这里成了上海滩著名的棚户区。1916年,中国第一家生产电风扇的民族工业企业-华生电扇厂,上世纪30年代号称“远东第一”的印染加工厂等均诞生于此。

20世纪20、30年代,小沙渡区域已成为沪西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人聚居地区。小沙渡湾还是中国革命火种最早燃烧的城市地区之一,聚集在这里的工人,在“五四”运动中最早登上历史舞台。1919年6月5日,内外棉三、四、五厂的几千名工人关车停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到11.日,上海共约11万工人和7万店员投入到“六三”大罢工。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曾经赞赏上海小沙渡和北京长辛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起点。1920年中共早期著名工人领袖李启汉在小沙渡区域创办了工人半日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工人学校。中国革命先驱陈独秀、李汉俊编辑发行过《新青年》《劳动界》等先进刊物,陈望道、李达、刘少奇等都在小沙渡工人区留下战斗的足迹。小沙渡湾又被誉为“赤色沪西”。

材料五   学堂湾。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一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所在。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是民国时期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曾培养出实业家荣毅仁、第一代外交家顾维钧、语言学家林语堂、一代报人邹韬奋、建筑大师贝聿铭等优秀人才。

材料六   梦清湾,又称啤酒湾。这里曾是上海啤酒厂旧址,其前身为1919年挪威人汉巽收购的外资企业,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随着苏河水岸生态建设工程的推进,苏河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景变美了。

近年来梦清园水城百舸竞渡,竞连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的奖牌,见证了苏河水岸环境的改善。

——以上材料摘编自金德琅主编《苏州河十八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近代以来苏州河畔工厂企业的性质,并简述工厂发展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小沙渡湾为何被称为“赤色沪西”?请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苏州河十八湾的百年历史?
2022-01-0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赫德,执掌中国海关48年的英国人。阅读赫德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一百年来,围绕赫德的评价中外各界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他是“最险恶最阴险的敌人”,教科书上曾给他下过“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定义,西方的汉学家说他是“中国坚定不渝的朋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沟通中国和西方观点的桥梁”,《清史稿》上也说“赫德久总税务,兼司邮政,颇与闻交涉,号曰客卿,皆能不负所事”,是一个“食其俸禄者忠其事”的大忠臣185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英国外交部赴中国人员,先后在香港、宁波、广州等地领事馆任职。注:在此期间,赫德认真学习汉语,努力钻研及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1859年受巡抚劳崇光的邀请,辞去领事馆职务,担任广州粤海关副总税务司。注: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后,英、法、美三国领事趁机攫取江海关(上海海关)征税行政权,清廷对此无所谓。此后,中国各海关“邀请”洋人“帮办税务”成了惯例。

1861年北上见奕䜣,得到赏识,任命为署理(代理)总税务司。注:北上路途中赫德在日记中写到:“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衙门,而非外国机关。……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奕䜣对外人称呼他为“我们的赫德”。

1863年被总理衙门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时年28岁。注:随后的几年,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改变了以往的随意性。他还引进了“服务”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他还实行全球公开招聘,高薪养廉,再加上各种监督制度,使海关成了大清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部门。赫德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绝大部分文件都是亲自撰写,为了提高效率,都是站着办公。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

1865年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

注:赫德在文章中对清廷的积弱做出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并提出了效法西方以自强的建议。总理衙门将《局外旁观论》抄录给东南沿海各督抚讨论,在晚清政坛引发震动。可以说,《局外旁观论》成了洋务运动的号角和檄文。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所办的众多近代洋务企业,都是海关出钱。此外,建设航运设施、统一全国邮政、支持幼童出国留学、倡导中国派遣驻外使节、组织参加万国博览会等等都有赫德的身影。

1879年,又提交海防章程,建议增设总海防司署,由他担任总海防司,其弟赫政接任总税务司注:赫德的海军梦在李鸿章等人反对之下破灭,他们上书说,赫德不能又管钱又管兵,况且赫德又不熟悉军事。1885年,清廷成立海军衙门,由亲王挂帅,封疆大吏辅佐,没赫德什么事。

1885年操纵中法谈判,6月被英国任命为驻华大使,不久辞职,11月回任总税务司注:赫德在给英国的一份电报中这样评价他的辞职:“我认为这样对英国最为有利,当然对中国肯定也有利。……外交部可以指望我的合作以进一步增进英国的利益。”1900年8月在总理衙门请求下,为停战谈判奔波注:被困使馆区的赫德曾经写下:“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

当时,德国皇帝瓜分中国的建议,在西方引起了很大认同。赫德则在英国杂志上连发6篇文章,综合分析三条出路:第一条 瓜分中国;第二条 扶持新政府;第三条 继续支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他认为只有第三条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出路。

1908年4月离开中国,十几个西方国家的驻华使节、清朝官员及各界人士上千人为其送行。1911年9月在英国病逝,享年76岁注:20天后,武昌起义爆发,紧接着,赫德为之效力近半个世纪的大清王朝灭亡。

——摘编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18期同名文章


(1)材料中提及对赫德的多种评价,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评价?
(2)赫德对于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设有何作为?
(3)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赫德这个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4-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 ,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这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


⑴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与材料一的史实有什么关联?
⑶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每年两届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广交会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   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首届广交会有13个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到会有19个国家、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主要来自港澳、新加坡。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57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1967 年春交会(第21届):周总理视察广交会,并做群众组织工作,保证了广交会顺利召开。

1972年   经国务院批准,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的有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会。

1980年 春交会(第47届):根据1979年我国政府提出对台湾通商协议及外经贸部规定,广交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台湾之间的贸易。从此,广交会开始了对台贸易。

1983年 春交会(第53届):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到会开展出口成交业务。

1989年 一年两届出口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08.9亿美元。

1999年 秋交会(第86届):获外经贸部授予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亮出自己的牌子走上前台。

2001年 春交会(第89届):到会客商超过11万人,成交金额达158亿美元,本届广交会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对商标、专利、版权等方面的侵权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2003年 秋交会:到会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额超过200亿美元

2006年   第100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340.6亿美元。

目前,全世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届广交会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景。

——摘编自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广交会大事记 记载辉煌50载》

材料二:今日(2006年10月16日)出版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总理温家宝宣布,从明年开始,俗称“广交会”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改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业界人士认为,一字之差,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从重视出口,转变为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更加重视进出口基本平衡。温家宝说,广交会改名反映了中国外贸战略政策的重大转变,是广交会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中国愿意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

——摘编自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广交会改名反映外贸战略政策重大转变》


⑴根据材料概括广交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1972年和1980年,广交会先后发出了对美商的邀请和允许对台贸易,它们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⑶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百届广交会的巨大变化?
2020-02-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廖翊)]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研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认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以及附近出土的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死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的《遗令》称“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

第五,此次墓葬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其中8件圭形石牌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六十岁左右,与曹操终年六十六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解放日报》2009.12.28《安阳发掘 专家确定 曹操“出土”》


⑴根据以上报道,请你判断河南省文物局认定此为曹操墓的最为确切的证据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⑵专家们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⑶曹操高陵的发现,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来说有什么意义?
2020-02-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公司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世界市场逐渐展露全貌,跨越血缘、地缘,凝聚个体之力的公司随之诞生。

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以营利为目的而依法设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于“有限责任”和“法人”。组建公司时,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材料一: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贸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是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材料二:当地理大发现一点点勾勒出世界的全貌,公司率先出发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司利益与国家意志密不可分。它们曾屡屡调兵遣将,用枪炮去打开潜在的市场。

材料三:英国《1862年公司法》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公司的出生证。此前的几个世纪,公司一直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公司是少数人的特权。《1862年公司法》则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材料四:1882年爱迪生启动了美国第一座发电厂,人类由此摆脱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但是,并非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能变成造福社会的产品。光明源自技术与资本合作创办的电力公司。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曾经说过,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材料五: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材料六: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就是公司。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1913—1914年,福特公司生产了24.83万辆汽车,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达到每15秒生产一辆,这种生产方式在自行车、飞机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辉煌。苹果公司通过iphone、iPad和iTunes音乐店,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CCTV纪录片《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很多学者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的原因。
(2)材料三中,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公司的力量?(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9-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