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丝银之路”

材料一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表)。

——(①②_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19年12月第1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2-01-01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二) 中国古代的君权与相权

我国历朝盛世如上述者(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与康熙、雍正、乾隆)之出现,几乎都是一字号的雄才大略、君权神授、独裁专制的英明之主也。在我国历史上,往往也是皇权愈大,政治愈清明,大小官吏,愈不敢贪赃枉法。当然我们这四百多位皇帝,不能个个都做汉武帝、唐太宗,一般才具平平或贪恋酒色不喜早朝的懒皇帝,甚或像“扶不起的阿斗”,那就要靠宰相辅政了。宰相和皇帝一样,也有好坏嘛。像王莽,他就要乘机弄权,由宰相晋升作假皇帝,然后篡位作真皇帝了。像姬旦(周公)、萧何、曹参、魏征、王安石、张居正,那就如钱穆所说的副皇帝(见钱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基本卫道之士,他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中国相权哪能制衡君权?它只是君权的直线延伸和代理。皇帝如是秦皇汉武,宰相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如是阿斗,那么以重典治国的诸葛丞相,就是代理皇帝,他们之间没什么制衡关系。

       ——唐德刚《袁氏当国》


(1)根据所学,请说明周公何以能称为“副皇帝”?
(2)钱穆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中唐德刚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观点。
2019-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一模)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外媒记录中美建交历史时刻》的材料,回答问题。

【墨西哥《至上报》1978年12月16日社论】中美建交这项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这项措施,美国豢养的一个虚构的“国民党中国”的漫长时期将告结束

【英国《每日电讯报》1978年12月18日文章】卡特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一直在向白宫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同中国恢复正常关系,他们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

【埃及《共和国报》1978年12月17日文章】全世界现在都把中东问题——及其谈判和障碍问题——撇在一边,而去谈论中美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的问题了。

三十年来,美国一直无视人民中国,否认它的存在,拒绝它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权力,不同它做生意,禁止美国人进入中国。突然一下,基辛格飞到中国去了,然后是尼克松,于是,第一步,或者说,第一个主动行动开始了。至于第二个主动行动,那是卡特昨天做出的。

【时事社东京1978年12月22日电】时事通讯社今日选出1978年的十大国际新闻:一、美中建交;二、戴维营会议对中东和平达成协议;三、中国国内局势的动向;

【苏联《消息报》1979年1月2日文章】1月1日,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正式生效。美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中国首都举行的招待会上把这一事件说成几乎是当代最重大的事件。邓小平手持盛满香槟酒的酒杯,也重复了伍德科克的说法。在华盛顿也谈到了中美关系的“新时期”和“接近的进程”。

鉴于北京和华盛顿彼此都如此明显地极力强调它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事实的重要性,一些观察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首领们是不是企图同这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特殊关系”呢?美国做出的相应动作是不是同它关于美国同中国关系正常化不损害美国同其它国家关系的声明相矛盾呢?

【美国《纽约时报》1978年12月25日文章】苏联对卡特总统突然作出的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决定深感不安,一些美国官员今天认为,苏联的这种不安的心情是它昨天在日内瓦不愿意同美国缔结一项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自《参考消息》2008.12.11第11版,有删节


(1)以上材料中对中美建交不同的评述,你认为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美建交?
2020-02-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儒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他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
C.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D.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
5 .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涵盖了12个大的方面,主要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等。对这部法律的评述,最为重要的是(   
A.它基本上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C.它为平民争取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D.它为罗马万民法奠定重要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