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民报》发刊以来已经一年,所讲的是三大主义:第一是民族主义,第二是民权主义,第三是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将来中国要到这步田地,才去讲民生主义,已经迟了。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决是欧美所不能及的。

总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尚有一问题,我们应要研究的,就是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那五权除刚才所说三权之外,尚有两权。一是考选权,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这机关是无论何国皆必有的,其理为人所易晓。但是中华民国宪法,这机关定要独立。所以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

 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并简要指出他是如何实践的?
(2)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这一称号。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孙中山的演说。
2020-05-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面史料中所评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3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
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
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
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
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
4 . 钱玄同的转变

材料一 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摘自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摘自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问题:
根据材料,评述钱玄同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6 .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2016-11-18更新 | 6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松江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加一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