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石头牌坊话沧桑

1900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行至北京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时,遇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被其枪杀,是为“克林德事件”。

19019月,清廷和列强签订《A:________》。条约第一款便写明“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事,前于西历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历四月二十三日,奉谕旨亲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大德国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醇亲王已遵旨于西历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历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大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该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拉丁、德、汉各文。”1903年,“克林德牌坊”建成,碑文如下:“德国使臣男爵克林德,驻华以来,办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于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并表朕旌善恶恶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无忘朕命。”

……19181113日,克林德牌坊被正式拆除。时任北京大学校长B:________在天安门前发表《光明与黑暗的消长》演讲,说道:“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第二年,政府将克林德纪念碑散件运至中山公园,重新修建。由于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重建的石牌坊两面的碑文改刻中英文“公理战胜”,牌坊也改名“公理战胜坊”。

195210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将原坊“公理战胜”的中英文字镌去,重新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以表达人们保卫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就是现在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

——摘编自赵友慈《一座牌坊三个时代的缩影——"克林德"牌坊的建立与变迁》


(1)在材料A、B两处填入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克林德牌坊”两次更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克林德牌坊”的变迁?
2 . 中西法律文明

法律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1)某同学以提纲形式整理了中西方法律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成就,请帮助其完成提纲。(填写字母)
A.民法典   B.问刑条例   C.大宪章   D.十二铜表法   E.1787年宪法   F.钦定宪法大纲
一、西方法律文明的演进
(1)古罗马法律体系:《①________》《罗马民法大全》
(2)中古西欧法律体系:“日耳曼法”、教会法、②________
(3)近代西方法律体系:《权利法案》《③________》《法国民法典》
二、中国法律文明的演进
(2)古代中华法系:“铸刑书”、《唐律疏议》《④________》
(2)近代中国法律体系:《⑤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中国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⑥________》

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法律体系,该同学找来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大利)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1764年)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整理自《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皆家而已……夫中国刑狱之平,至于虞廷之皋陶极矣。然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以豺狼……虽有尧舜为之君,其治亦苟且而已。何则?一治之余,犹可以乱也。

——严复译《法意》(1909年)

注:《法意》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一、二所涉国家分别采用了哪一法系?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
(4)结合时代特征,解释严复对中国法律体系的评价。
2022-05-2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文明的多样性

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文明的发展程度及特点,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1)将下列文化遗产列入四个不同主题的展馆。(填字母)
展馆一
亚洲文化馆
展馆二
欧洲文化馆
展馆三
非洲文化馆
展馆四
美洲文化馆





(2)到19世纪末……人类文明自古以来多种并存的局面似乎走到了尽头,一种”文明优越论”悄然而生,它将西方文明视为“先进”,将其他文明都斥为“落后”。“文明优越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双选)
A.丝绸之路的交流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西方的殖民征服
(3)依据示例,拟定一个展览专题,并选择相应展品。
示例:从雕塑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展品:C、D
专题:________
展品:________、________
2022-05-2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战争与国际法

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减少武力冲突,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此诞生了国际法。2022224日俄乌战争的爆发让小明同学对战争与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根据提示,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世界近现代史上战争与国际秩序的时间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各国通过签订条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下列条约中不仅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助长了侵略野心的是单选选择)
A.《非战公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九国公约》
(3)国际组织是国际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为了协调各国利益,维护经济秩序,成立的国际组织有(多项选择)
A.B.C.D.E.F.
(4)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人类社会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材料所反映出的国联的不足,后来的联合国如何弥补这些不足的?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了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2022-04-26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儒学史上的一次学说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一更新是
A.先秦“制天命思想”的提出B.汉代“天人感应说”的确立
C.宋代“格物致知观”的形成D.明代“致良知思想”的勃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7-10世纪,“中国‘模式’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她辐射范围之广泛。她影响到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建造者……”。受到影响的“其他国家”主要是
A.印度B.日本C.大食D.波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重温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学习党史的方式之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著名口号

19211926
1)“中国共产党万岁”
2)“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3)“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
19271936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工农武装割据”
3)“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19371949
1)“兵民是胜利之本”
2)“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91956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恐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61977
1)“大跃进万岁”
2)“阶级斗争为钢”
3)“两个凡是”
1978年以来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一国两制”“改革开放”
3)“发展才是硬道理”
4)“科教兴国”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口号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
(2)1949-1956年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3)结合上述口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的认识。
2021-05-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8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成为公众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1)图反映的文物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B →( )→D →( )→( )→( )
(2)某学生拟定了一份历史研究主题清单,请为他推荐一项最适合的文物史料(填写字母)。
研究主题推荐文物
①最后盛世的隐忧
②科技领先的王朝
③分裂动荡中的民族融合
④封建盛世的政治与文化
⑤大一统帝国的形成
⑥等级森严的社会生活
2021-05-0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两幅照片的对比近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其中表述较为贴切的是
               1901辛丑年                            2021辛丑年


                 丧权辱国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由寄人篱下到高高在上”
C.“由富起来到强起来”D.“由民族屈辱到民族自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就研究“上海广方言馆”而言,以下属于原始材料的是
A.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B.康有为《公车上书记》
C.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D.孙中山《建国方略》
2021-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