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旭在《浅议郡县制下的中国城市建设》中说:“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郡县制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关键在于(     )
A.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县两级B.废除了地方官的世袭制
C.地方官员都是皇族成员D.秦帝国法律细密、严苛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撑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展示出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进态势,揭示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的时代特色。

——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属于同一思潮下的各个学派和人物,其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但一种奔放前进的社会思潮决不仅仅是刻板单调,千篇一律的重复和事仿,而是在共同的倾向性中显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千变万化的风格,彼此影响,互相推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

——苗 杨《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导致的社会变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9-11-06更新 | 125次组卷 | 5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以<红楼梦>为例浅议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B.《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C.《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8-0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16世纪间,中世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地位和血统的执着是当时的标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身份标志,贵族观念是这一状况最明显的表现。但是,欧洲社会不断涌现出掌握新财富乃至实力的新贵,他们无法在既有的等级体制中找到容身之处,便向传统发起挑战。他们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使商人的社会身份拥有了新的定义。商人阶级的兴起几乎完全是城镇发展的结果,商人的出现与这一中世纪欧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的领主都寻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对抗国王;而国王则争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以打压势力过大的属臣,并因此向城镇授予特许状和特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1)根据材料,指出西欧社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这些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西欧中世纪后期新贵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2024-04-1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皇权至高无上,然而皇帝精力和能力也有限,需要官僚机构来执行。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领就是“宰相”,其权限有大有小,其名目各式各样。但这个职能及官职始终是存在的,因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必需的。汉武帝即位后,开始抑制丞相权力,主要是采用选拔内朝官来与外朝的丞相及其政府相抗衡乃至取代其权力。到隋唐时,原来掌管文书的内朝官员尚书已经完全成了外朝官,成了集体宰相。到了宋代,原来内朝司军政的枢密使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称二府,又成了外朝官。明朝废掉丞相,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但实际皇帝身边的近臣又少不了,于是皇帝身边的大学士又承担了议政及宣达的职司,形成所谓内阁。清代,大学士又被皇帝身边掌握军事机要并在皇帝指挥下办理军务的军机处所代替,军机大臣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但同过去宰相权柄相比要小多了。

——摘编自宁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改革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主要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秦到清朝皇权与相权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载,妈祖在10世纪后期被福建莆田的百姓奉为保护神,人们认为她具有控驭大海乃至维持沿海地区秩序的能力。12世纪中期以后,妈祖被纳入到国家认可的神谱,成为政府主导下祭祀的对象之一。下表为历朝册封妈祖的时间及封号。

时间封号
1156灵惠夫人
1192灵惠妃
1278天妃
1409护国庇民普济天妃
16441662天上圣母
1737天后

——摘编自【美】华琛《神明的标准化》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妈祖崇拜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以“国家全保、企业负担”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分别实施国企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两套社保体系,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不断推进。1984年以后.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的办法在全国推行。后又将我国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1986年,作为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转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的阶段。

——摘编自赵康《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材料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分别针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出台,在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险模式,费用由企业承担。企业劳动保险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进一步演变成单位保障制度,由单位或集体承担各自保险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单位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为了降低企业负担,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国家开始对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统账结合”模式,资金来源由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国家财政兜底组成,先是在辽宁等地改革试点,随即推向全国。

——摘编自沈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特点。
2024-05-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