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2024-03-04更新 | 2002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梁启超在1920年发表的文章记载,他在欧洲遇见了一位美国记者,这位记者觉得“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不赞成梁启超将之“带些回去”的打算。梁启超问:“你回到美国却干什么?”他叹气说:“我回去就关起大门老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由此可见(       
A.一战瓦解了资本主义体系B.中华文明得到西方社会认可
C.西方文明的发展面临困境D.一战对欧美造成全方位冲击
2024-02-23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荀子强国篇》记载,范雎问荀子至秦国所见之秦,荀子答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从地势和地貌中地形来看,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条件优越,该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肥沃,有着“天府”的美称,为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秦的地势高于其他国家,是第二阶梯,而其他国家属于第三阶梯,秦的地理优势带来的是它面对东方六国的战略主动权;秦国的地理环境为秦国人民开展活动提供了历史舞台,进而决定了秦国的经济结构,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中天《秦统一中国的地理因素简述》

特别是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秦国的军功爵制之所 以重要,在于该制度的实施在等级森严的春秋战国时期,提供了一个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可以通过军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

——李楠《军功爵制与秦统一六国》

材料二   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其次,军事案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力……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敝,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罗马公民幻想死后升入天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忠心卫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材料三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共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概述材料一表达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及从中国现代化中获得的历史经验。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因素。
2024-02-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宋代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记载:“五代,县令胡峤虏中七年……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据此推断,西瓜传入我国内地可能经过的地区是(     
A.天山南北B.青藏高原C.台湾海峡D.大兴安岭
2024-04-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滨州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6 . 据史料记载,1645年和1912年当权政府各颁布一则社会改革法令,法令颁布后民间均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该口号的两次流传中(     
A.民众受影响的思想观念相同B.民众对法令的立场态度相同
C.民众所不满的政权主体相同D.民众所追求的政治利益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2、13世纪,欧洲政府的档案(包括官员指令、财产契约、经济档案和司法记录等)数量大量增长,权力不再依靠个人忠诚来定义,权力的实施越来越少依靠力量,而是通过记载着各种声明、税务记录和皇家法令的羊皮纸来实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世纪欧洲(     
A.教育事业的发展B.自由城市的普及
C.皇帝权威的衰落D.人文主义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1793年被出身贵族家庭的科黛刺杀。图1和图2分别是两名法国画家创作的反映该主题的画作。两幅画所描绘的主题一致,但细节却有所不同,如对刺客科黛的形象的描绘。这表明,绘画作品作为史料

A.难以客观记载历史重大事件B.不断重构民族的历史记忆
C.其价值取决于作者所处时代D.不及文字史料的可信度高
2024-03-14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隋书·食货志》记载“(北)周时(公元557—580年),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萨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成为结算主要货币,中原的五铢钱仅作为辅币。这主要反映了(     
A.国际间货币兑换体系还很不完善B.铜铸币不适应大规模商贸活动
C.南北朝时期铜钱国际竞争力低下D.国际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献中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文景时期诸王实力渐强,对中央集权造成巨大威胁,而文景时期所采取的剪灭诸侯王的举措收效甚微。随着国力的强盛,汉武帝采取推恩令、附益法等剪灭诸侯王,维护了中央集权。下列信息是西汉王国发展的相关内容。

信息一:

史料1:《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举王国官吏云:“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御大夫都官如汉朝。”

—摘编自《汉书·百官公卿表》

史料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梁国地处黄河中游,当地百姓“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齐国冶铁业很兴盛,武帝时设置的53 处铁官中齐地有9处;淮阳国都陈“在筵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贯”。

—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

信息二:

表1   汉惠奇七年(前188年)汉中央及诸侯王国所辖邸目

皇帝名或王名所辖郡始封年月
中央政府刘盈内史、北地、上邺、陇西、蜀郡、广汉、巴邺、
汉中、河东、上党、河内、河南、南郡、南阳、颍川、淮阳、云中
——
长沙吴田武陵、长沙、桂阳五年二月
刘交薛郡、东海、彭城、沛郎六年正月
刘宸胶东、胶西、临淄、济北、济南、城阳、琅琊六年正月

—摘编自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

信息三:

表2 西汉元廷三年(前10年)部分汉郡侯国分布

次序郡名县数/个侯国数(王于侯国数)面积/平方公里
1北海917(17)4000
2踉琊2031(27)21212
3东海2018(17)19756
4涿郡1613(13)27818
5泰山177(7)19 048
6南阳288(3)48 831

—摘编自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西汉政府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证据?请概括并说明理由。
2023-12-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跨地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选课走班调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